元旦假期睡懶覺似乎從大學以來(十來年前)已經成了一項傳統,由此也可以判斷出這是個比較懶惰、缺乏自制力的人。在今天寫總結,差不多也說明自己是個拖延癥患者了。
1. 身心健康
2015年末,分手+工作的挫敗感,心情比較糟糕,牙痛持續了幾個月,身體上也出現了焦慮癥的癥狀:胸悶,呼吸困難,去醫院做了彩超和動態心電圖顯示正常,稍微安心了。開始明白身心健康和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之后下載了Keep,每日瑜伽,每周練習三五個小時;開始堅持“每日一萬步”、每周跑步兩三次。雖然基礎很差(上學時最討厭體育課,畢業之后也從來沒有堅持運動超過三天),運動量不大,而且動作也很笨拙,但是帶來的感覺非常好。從高中開始就為胯寬腿粗的身材特別自卑,卻從來沒想過其實這是可以改變的。開始運動之后,感覺自己的身材并沒有那么差(165cm/53-58kg), 雖然實際上并沒有多少改變。運動分泌的多巴胺真的會讓人快樂~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幾次沿著護城河散步,四個多小時完整的一圈,欣賞著河邊厚重感的城墻、婀娜的垂柳、各色美麗的花,時不時會留意下身邊經過的不相識的男女老少。就這樣向著目標走著,一點也不單調。
還算良好的運動習慣保持了大半年,即便在炎熱的夏季,除了沒出去跑步,也經常散步和做瑜伽。然而到了九月中旬,開始炒股,咳咳,很快就沉迷進去。盯盤侵蝕了運動和閱讀的時間,就這樣到了年末。
2. 理財
2016年財務狀況堪憂,資產甚至比兩年前還少。原因主要是收入比之前低,而且固定支出也增加了。其次是在七月份,一時沖動入了黃金坑,幾乎買在最高價。大選時差一點解套,但是一念之差沒賣,結果一路下跌。九月份開始炒股,投入越來越多,一度總體盈利十個點,但是沒賣,后來反而浮虧。幸運的是并沒有深套。
雖然這一年投資經歷并不成功,但是讓我明白了無知、貪心、情緒不穩是投資時的大忌,有時候炒股能反映出人性中的很多東西。
因為開始理財,閱讀了幾本投資的入門書, 了解了關于股票、基金的一些知識,也算是有所收獲。
3. 個人成長
慚愧的是,這一年沒有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閱讀量不算少,看了很多期經濟學人、時代、國家地理,有堅持閱讀bbc和扇貝新聞,但是感覺比較零散,停留在瀏覽的層次,沒有深入學習詞匯和用法。看的書比較雜,主要是小說、時間管理、勵志、理財、英語學習,百本是有的,但是連清單都沒寫,更別提讀書筆記、思維導圖、主題閱讀之類的了。
另外,在微信上關注了一些幫助成長的公眾號,知道了斜杠青年、超級個體等概念。遺憾的是自己缺乏行動力。2017年希望能參入幾個好的社群,跟大家一起交流、共同進步。
4. 生活
分手半年,其實是自我成長的時期。四五月份復合,之后幾個月感覺挺幸福。但是逐漸又出現一些負面情緒。還是自己調節吧。如果自己不快樂,跟誰在一起也不會幸福。戀愛六年,31歲了,感覺對婚姻和生育不是那么有熱情。為人妻母的責任太重大,感覺還沒有準備好。期盼著自己能獲得成就感,能像別人一樣穩重、能夠妥善處理各種事情。
這些看起來已經夠loser的了,但相比前幾年已經有一些進步。畢業之后的這幾年,渾渾噩噩,工作、生活都已經落后不少。看到別人的年終總結,自慚形穢。在家工作的我生活太封閉,性格也內向,大部分的時間獨處,自以為怡然自得卻是在荒廢時間。
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必須改變。
準備著手制定2017年的計劃,堅定實施。相信2017的總結里,會呈現一個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