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通過《活著》對我們說。在本質上,人活著本身除了活著以外,并無任何意義。那么如果一定要賦予意義的話,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義的,恐怕只有活著本身了。
活著本身,即是意義所在。
然而,東野圭吾的《變身》,卻又以另外的姿態為我們闡述了,活著,不僅是為了活著。
成瀨純一為救小女孩,不幸被兇徒京極瞬介擊中腦子。
在堂元教授等的救援下,通過移植大腦,純一死而復生。
劫后余生,當然有喜悅,然而,驚喜過后的,是一種對生命的茫然。
更何況,死而復生后的阿純,腦子中多了一個腦子呢。
阿純很膽小,這是阿純母親說的。
之前的他,中規中矩,脾氣好,工作兢兢業業,還喜歡畫畫。
可是,重生的他,雖然會有以前的記憶,現在自己的做法,卻又違背本意,內疚卻無能為力。
在發現自己性格大變的情況下,他開始尋找原因。
應該是捐贈者的問題。
自己的大腦收到捐贈者潛意識的干擾,而行動又受到大腦的主宰。
在百般探索之下,他發現原來捐贈者,果然另有其人。
居然是殺他的兇手,京極瞬介。
在他被大腦意識控制下,他肢解了吵鬧的小狗,還肢解拋尸了橘直子,那個前一刻還和他在床上翻云覆雨的女人。
如果,死而復生,卻又如同行尸走肉般活著,那,還有活著的必要嗎?
在最后葉村慧的幫助下,他們倆躲在小慧租的房租里。純一偶爾動怒,用手掐住小慧喉嚨,幸好,腦海深處還有共鳴,抵抗自己現在的沖動想法,才不至于讓又一個悲劇發生。
活著,居然想要殺害自己所愛的人,這樣的活著,還不如死去。
于是,他最后意識清醒時,找到堂元教授,說明情況,然后自殺了。
不過,他扭動扳機的那一刻是笑著的。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人人都想活著,不然,那些上面的大佬也不會費盡心思想要知道腦移植的可行性。
然而,眾人皆想長生,長生。又豈能真如所愿?
當然,讓你在死亡和換面目活著之間選擇,出于本性,我們都會選擇前者。
因為渴望生,是我們的本性。
然而,當你活著之后,才發現,你已經不是從前的自己了,變成了你陌生的樣子,變成了你討厭的樣子。雖然還有記憶存在,可你也不能控制住自己的行為。
還在感慨活著的你,其實只是形同虛設,宛若傀儡。
活著,不僅是活著而已。
還得活的自然,活的有趣,活的順心意。
肉身總會腐爛,靈魂才能不朽。
“別為難自己,活得像你自己就行了。”純一母親這樣說。
活出本性,才能活得任性!
我們,不單單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的。
因為我們不可能總是活著,這件事是有既知的盡頭的。我們都在向死而生,就像飛蛾撲火,明明知道最后會滅亡,可還是義無反顧地往火光處飛去。
誰知道,在路上,飛蛾會不會遇到蝴蝶,然后一起 翩翩飛呢?
生命的長度,長短始終有限。不如活得有趣,豐富生命的密度,加寬生命的寬度。
愿你我活著,都是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