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哲學書
關于這一章哲學類別,最主要就兩個字:思考!思考!思考!
重要的字說3遍
哲學家提出的問題:
舉例子
第一組:“有”或“存在”
存在與不存在的區別?存在事物的共同點?特質?事物存在的方法是否各有不同~各有不同的存在形式?是否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必要?等
問題易理解,但回答難上加難……
第二組:非存在,而是與“改變”或“形成”有關
改變涉及什么?改變過程中是否有堅持不變的東西?當你在學習以前不懂得東西時,你因為獲得了知識而在某方面有了改變,但你還是和以前一樣是同一個人,否則不可能說因為學習有所改變了,是否所有改變都是如此?對于生死這樣巨大的改變~也就是存在的來臨與消失~是否也是如此?不同的改變到底是有多少種?
哲學的方法
思考問題本身,簡單說,哲學就是一種思考,別無他物
回答哲學問題要思考
思考有關改變的特質與起因,哲學家之所以和我們不同,在于他們的思維極為縝密:他們能整理出所有可能問到的最尖銳的問題,然后仔細清楚地找出答案
方法是:比一般人更深刻的思考這個問題
讀者避免沒法隨時察覺到哲學家所提出來與回答的問題并非全部是真正哲學的問題的方法:
把哲學家所處理真正哲學性的問題和他們可能處理,但事實上應該留給后來科學家來尋找答案的其他問題作一區別
閱讀哲學的提示:
發現問題或者找到書中想要回答的問題
找到作者的中心思想原則
把一本哲學書讀懂了也即讀懂了其他討論相同主題的書則可有評論的立場
哲學問題是要去解說事物的本質,其最大的特色在于每個人必須為自己回答這些問題
最后總結:讀哲學一定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