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訪故事

上課愛開小差的小A,常常遲到的小B,作業有些拖拉的小C……我和班主任馮老師圈定了重點家訪對象后,便和家長約好了,下午放學到學生家里去。

誰知,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但考慮到已經和家長約好,我們還是決定按計劃進行家訪。

放學后,我們與學生一塊兒步行回家,并決定分頭行動,我負責小A家。為了緩和氣氛,消除沉悶的氣氛,我先拉開了話匣:“你歡不歡迎老師去家訪?”小A是個活躍分子,屁股上像釘了釘子,前后桌都“深受其害”,這時,他又發揮活躍的“特長”,侃侃而談:“我媽早上聽說要家訪,就開始審問我犯了什么錯?還說一定是我表現不好才家訪的。老師,你們到那兒別告狀,行不行?”

聽了他的話,我一方面想起課堂上冠冕堂皇的話:“這次的家訪是每家必到,家訪不等于告狀……”另一方面又想到我和馮老師圈定重點家訪對象時,我心里不明明想著他們的毛病,又何曾想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可話趕到這兒,我該怎樣回答他?沉默片刻后,我故作輕松地回答:“可以,我不說你壞話,你給我什么好處?”他反應很快:“我以后上課認真聽講,多發言。”似乎怕這些還不能打動我,馬上又接上:“我堅持每天讀書,按時完成作業。”我知道他在同學們之間很講義氣,那會不會也對我這個大朋友講義氣?想到這兒,我忙接上話茬:“一言為定。”聽了這話,他像吃了一顆定心丸,臉上閃過一絲輕松的神態。

說著話,不知不覺便到了小A家,高大的樓房貼著瓷磚,看著挺氣派,小院里掃得一塵不染,還放著幾盆綠意盎然的盆栽。一進院子,小A就大聲喊:“媽,老師來了。”可屋里出來一個六十來歲的老人,小A似乎很失望:“奶奶,我媽呢?”“你媽有急事回店里了。”“說好了,在家等老師,怎么說話不算話?”他顯得有些著急,接著轉向我:“我去給我媽打電話。”我制止了他,跟他說奶奶在家也是一樣的。但他臉上多少還有些失望。

我不知道他出于什么想法,這么想讓媽媽回來,但我真正感受到了他對這次家訪的重視。我像之前承諾的那樣,沒有向他的奶奶說他在學校的種種不是,盡量夸大他的優點,比如能說會道,人緣好,對朋友講義氣,成績不算差但有進步空間……他的奶奶人很厚道,只是說小A的媽媽開了個理發店,忙,顧不上管孩子,希望老師多管教。我們聊了有十幾分鐘,便起身離開。

出門時,小A一臉陽光,連著幾次跟我揮手告別:“老師,拜拜,拜拜!路上小心!”我猜想,此刻他的內心該是釋然的。不知為何,他那天真的笑容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我突然覺得他很可愛、很可愛。

家訪后的幾天,我有意注意小A的表現,課堂上每次我將期望的目光投向他時,他幾乎都能感受到我的心意,有時是怯怯地舉起手,有時也會自信地高高舉起,我盡量挑那些他可能會的問題讓他回答,再趁機表揚他,課堂上他開小差的時候明顯變少了,作業質量也有所提升。我很得意當初遵守了對他的諾言,也更清楚地認識到家訪的目的是關心、愛護、轉化、教育學生,而不是因教師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長“告狀”。因為告狀無異于給家長送去一根“棍子”,學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這樣做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而且學生還會遷怒于教師,不忘這一"棍”之仇,給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礙。

當然,小A只是個例,大多數時候,我們家訪還是要針對學生的情況客觀地與家長溝通,家長與學生會很清楚地從你說話的語氣中感受到你是出于關愛,還是為了告狀。

美國心理學家查絲雷爾說:"稱贊對鼓勵人類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就無法成長開花。”讓我們的家訪路上多一些贊美,少一些“告狀”,讓家訪像陽光一樣灑向每一朵含苞的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回憶兒時的自己,最大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師,覺得老師的本事最大,2011年夢想成真,我走進了教師這個隊伍。功夫...
    靜等花開的我閱讀 16,708評論 1 1
  • (在家訪工作推進會上的發言)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下午好!今天能與各位交流我的家訪故事和心得感...
    常星慧閱讀 1,397評論 0 2
  • 有句老話說得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作為一個剛畢業不滿兩年的“菜鳥”班主任來說,要學習的地方真的有很多很多。...
    徐徐哇閱讀 558評論 0 0
  • 去歲冬日,我開始了九、四班的家訪工作。 來到愛笑的李穎家,家長熱情接待了我,與愛笑小姑娘合個影!愿你的明天比笑容更...
    走走停停吧閱讀 1,230評論 14 10
  • 2016年期末考試完,開始了我們九年級二班的家訪! 我們主要從學習和生活兩方面進行了此次家訪工作,第一...
    趙帥欣閱讀 998評論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