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家,就有了很多家務。之前懷孕時,找了阿姨幫忙料理。后來公公婆婆過來幫忙,由他們料理。娃上幼兒園時,只我們小三口的生活,我建議找個小時工。一周來打掃兩次,平常自己收拾收拾,但先生說不需要,我倆一起做就好。地板由他來拖,我負責平常的桌面地面收拾。想想也可。這一年多,我們基本沒因家務爭執過,都很自覺。
先生單位遠,每次回來都已七點多。我的工作彈性大,且在家,所以一般晚餐都由我來做,他負責洗碗。周末則由他做飯,我洗碗。
記得有次先生做了飯,本來應該我洗碗,正好在接弟弟的電話。聽到廚房傳來的水聲,我就朝著里面喊,“碗放那,你別洗,我一會兒來洗。”弟弟笑著說,“你倆這品質,洗碗也搶啊!”
上周末,忙了很多瑣事,加上當天必須完成的文,十點多,還在伏案疾書,本來應該我洗碗,但后來實在累,就讓先生幫忙洗,倒也無怨言。
再某天,先生給娃講睡前故事,后來卻是把自己也給哄睡著了。我就幫忙把碗洗了。第二天起床后,先生還跟我道謝,說辛苦我了。
彼此幫個忙,還心存感激,這就是我們的日常家務。互相體諒,相互愛護。
公婆在這邊時,有次因教育娃吃飯的問題,和婆婆發生爭執,后來升級為吵架,當時的我極為生氣,打電話給先生,開了外放,婆婆說的每一句話,他大概都聽到了。于是火速從單位趕回來。到家便去批評婆婆,說我這樣教育孩子完全沒錯。還氣沖沖的說婆婆,“為什么我們小時候,你們想打就打,想罵就罵,輪到伊伊就不可以了?”其實,我也沒打孩子,先生大概就是想說,你們那時可以依你們的方法管教孩子,我們也可以。后來這場風波以我帶娃出游結束,再回來時,婆婆主動找我說話,算是和解了。那時很感激先生能看清事情,站在對的一方,而不是因為我是太太,那邊是媽媽。
有愛,也要有寬容。今年過年,我跟先生回公婆家過年,也算是不計前嫌。日子要往前過,而他們是先生的父母,前事過去就算是翻篇,不再去想。
每次先生跟我回老家,他總是會忙前忙后。只要家里缺個什么,都是先生騎了電動摩托車出門去買,甚至他比我還要更熟悉這個我從小到大生活過的地方。現在爸媽年紀漸長,我們也再不像從前那樣,等吃等喝。只要我們在家,一大早,先生會陪著我爸去買菜,然后下廚做飯,我則在旁邊幫忙打雜。爸媽終于也可以吃上現成的飯菜了!去年回去時,媽媽還一臉驕傲的表情和人說,“孩子們回來了,做飯的做飯,洗碗的洗碗,我什么也不用做。”我也為他們開心,辛苦一輩子,總算熬出有蜜的生活了!
一個人生活,簡單。兩個人,需要磨合,寬容,多體諒。愿我們都能生活得和和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