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末日

前言:好久沒有寫文章,這次借著讀完《人類簡史》的余熱,記錄下自己當下的所思所想。雖然思維局限,文辭粗淺,但還是覺得應該留下點痕跡。這樣在老了的時候回憶起來,除了那些冷冰冰的代碼和讓人身心俱疲的KPI,還應該能感受到一個年輕人應有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智人 ——— 一種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動物

? ? ? ?人從哪里來,好像是個深奧的哲學問題,是上帝或女媧造人,還是人類本是外星人的遺孤,對比前二者,我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更愿意相信宇宙大爆炸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基于科學研究的角度,我們如今的浩瀚宇宙大概是130多億年前一次不知道目的為何的大爆炸產生,物質和能量出現,物理學也由此開端,而后,物質和能量形成原子和分子,這些粒子之間互動的故事稱之為化學,至約45億年前,地球母親誕生了。起初,地球上只有一鍋“原始湯”,湯里面的物質毫無目的地四處亂蹦,也許是某一次意外導致有機物的形成,便有了后來有機生物的榮耀登場。這些生物體內有著雙螺旋的穩定結構,絕不是巧合,因為必須有一種特定的形式,才能讓這些片段永世流傳下去。而這種我們稱之為基因的東西,從出現的那一刻開始,其唯一目的便是讓自己常存于世,這也正是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所闡述的最基本觀點。不過到了現代,人類正在突破生物限制,這些家伙的宿命不再一如既往的單純了。生物出現后的漫長歲月里,我們無法知曉地球上到底存在過多少統治者,但最終的結果顯而易見,是智人,一種并沒有什么太特別的生物主宰著如今地球上的一切。

? ? ? ?人的出現,并沒有多么的光鮮亮麗,沒有自帶光環,沒有出場特效,也實在沒有什么值得吹噓的,一切也許只是一種偶然,就像樹上的蘋果砸到牛頓的頭上。但智人的進階之路卻是轟轟烈烈,血腥殘酷,而且也是不可逆轉的。幾百萬年前,遠古的智人,我們的祖先,那時候還是東非草原上一群光著屁股曬著太陽的平凡動物,不知道哪一天開始,也不知是何原因,就踏上了一條前所未有的征途。它們學會了思考,學會了用火和制造工具,沒用太久便消滅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尼安德特人、直立人、魯道夫人……,成為如今唯一的人種,而且,智人每到一處便是物種滅絕的開始。祖先們的這些行徑對于后世的我們來說,似乎并不光彩,但這一切尚在自然法則之中,無可厚非。在智人看來,世界發展至今,都是歷史之必然,就像歷史老師告訴我們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注定要失敗,資本主義從頭到腳充滿暴力和骯臟必被淘汰,只有共產主義才是通往未來康莊大道的必然之路。當然,一切已經發生的事情,就算是馬后炮,我們也無可辯駁,也無需辯駁,畢竟,尊重過去才能更好地看清未來。

? ? ? 《人類簡史》的作者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農業革命是史上最大的騙局!表面上看起來,是智人訓化了小麥稻谷,而從谷物的角度來看,這些愚蠢的智人花費了多大的氣力幫它們掃除障礙,大面積繁殖。想象這樣的畫面,一個農民,頂著艷陽,扶著犁,奮力驅趕著牛,只為這些谷物能生長的更好些,這在谷物看來,會覺得多么可笑啊。也許你會說,有了工業革命,有了機械,一切不再那么費勁,智人得以解放了。然而,回望歷史,工業的進步帶來的便捷真的造福智人了嗎,拋開帝國主義帶來的硝煙戰火不談,拋開資本家販賣黑人奴隸的丑聞不談,就連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如今甚是堪憂。智人引以為傲的工業革命,換來的卻是倫敦62年的治霾,是北京一去難返的藍天,這值得嗎?以前我也慶幸自己活在這樣一個科技發達,思想自由的時代,我也樂觀地以為科技繼續往前發展,一切都會好的。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而我們卻不是馬車上的人,只是車輪下渺小的煙塵。這一切從遠古智人有了認知,學會思考的那天起,就注定了。要讓一個從事農業的智人回到他祖先靠采集和狩獵為生的日子,這很難,要讓一個靠電腦工作的人回到父輩那種一輩子與農田為伍的生活,難上加難。雖然不知道為何智人的演化路徑會是這樣的,但我們也可以像資深評論家一樣說,這是必然!因為一切已經發生,因為一切無可挽回。

? ? ? ?盡管看起來社會在進步,但如果和一個靠采集狩獵為生的遠古智人相比,你覺得你比它幸福嗎?我們的祖先最早以采集和狩獵為生,沒有春種秋收,沒有夏耘冬藏,一切的資源全憑自然的饋贈。而如今的我們早已遠離了茹毛飲血的時代,有先進的設備,強大的醫療和充足的食物,不用擔心毒蛇猛獸,不用害怕電閃雷鳴,老人可以活的更久,嬰兒死亡率也大大降低,那我們因此就比遠古智人幸福嗎?遠古智人大概需要每三天打獵一次,每天采集3~6個小時,而生活在21世紀的一個普通工人,每天7點就得匆匆出門,呼吸著糟糕的空氣,在工廠開始枯燥重復的一天,工作時間超過10個小時并不稀奇。遠古智人家族部落生活在一起,而多少和我一樣的螻蟻背井離鄉,四處漂泊。當然,幸福本身就不好下定論,因人而異,階級不同,幸福感也不一樣。如果那些靠采集和狩獵為生的遠古智人是幸福的,那為什么他們又會無法自拔地進入農業社會,農業革命帶來的幸福感真的就比采集和狩獵強嗎?智人的進階之路本就和幸福感沒有太大關系,群體的幸福感和個人的幸福感也往往充滿矛盾。

智人末日

? ? ? ?如今,我們上可窺探無垠宇宙之奧秘,下可探尋原子運動之奇妙,可以說是無所不至,無所不能。而擁有這些能力,智人不過花了幾千年,簡直可以說地球有史以來的一個奇跡,也許這也是智人把能自己和自然其他生靈區別開的最得意的地方。然而,一切即將終結,智人的末日已經近在眼前。我經常想象未來的世界是怎樣的,未來的人是怎么樣的,而實際上,未來世界是很難想象和理解的,就如同那些預言家的預言從來沒準確過一樣。但有一點我始終相信,人終將不再是人,不再是那些從東非一路披荊斬棘進化而來的智人,也許該叫他們超人類,或者其他名字。曾經想過一個問題,進入到現代社會,是不是自然選擇就終止了?這套地球的基本法則已經不適用于智人了嗎?會不會因為爆發一場大的傳染病,把人類重新拉回到大自然的懷抱?我贊同《人類簡史》作者的一個說法,生物開始越來越由智慧設計決定,而非自然選擇。

? ? ? ?上帝是不是存在,無從考察,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人類已經在充當造物主的角色,而且自身也有可能被改造的面目全非。自然選擇這套亙古不變的法則在現代科技面前即將失效或者說已經失效。書中提到三種實現“智慧設計”的方式,生物工程,仿生工程和無機生命工程,無論是何種方式,所有的生物,以前有的或現在有的,都可以接受“智慧設計”,也許在未來可以看到恐龍重現,看到我們遠古始祖的兄弟姐妹尼安德特人,更不能理解的是,如果人類自身被重新設計會是何種景象。如果有這么一天讓你來重新設計人類,你會想些什么,為什么人類需要區分男女,為什么是23對染色體,為什么會有倫理道德,為什么人要死……

人工智能的崛起

? ? ? ?2016年,阿爾法狗擊敗李世石被媒體競相報道,其實人工智能擊敗人類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記得以前看過知乎的一篇文章,將人工智能分為3個階段,弱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很多科學家甚至相信2040年強人工智能的到來。具體要多久,我覺得不必忘言,但我相信人工智能帶來的一個難以理解的新世界近在眼前。很多人理解的人工智能可能只是能做一些簡單事情的機器人,比如會說話的siri,交通銀行大廳經理“嬌嬌”,而這些不過是人工智能的弱智階段。回憶一下“超能陸戰隊”中的微型機器人,那也許還能算一個勉強及格的人工智能產物。那從弱智階段到愛因斯坦需要多久呢,或許需要10年,或許是100年,但我相信,過了某個臨界點,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絕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線性增長,可能是指數級的增長,也可能更甚。人類第一次基因組定序花了15年,30億美元,而現在只需要花幾周,幾百美元,就能完成一個人的基因定序。不過,也有些人喜歡夸大事實,認為人工智能一旦掌握了學習方法,就能自我升級,以致脫離人類控制。這就像說造了原子彈就會帶來地球毀滅一樣,而實際上,原子彈帶來的卻是前所未有的和平。當然,時代發展的腳步還是一如既往地勢不可擋,如果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還停留在我們世界觀形成的那個階段,是注定要被時代拋棄的。比爾蓋茨說,人類需要敬畏人工智能的崛起。人工智能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就像當初靠采集和狩獵生活的智人學會了農耕一樣,一切只可能往前。人工智能帶來的變革一定是空前絕后的,引發的社會問題也是絕無僅有的,

神秘的量子世界

? ? ? ?不管智人的未來如何,生物相比茫茫宇宙終究是渺小,我倒是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物理學在量子世界有重大突破,比如所謂的上帝粒子,究竟是否存在。微觀世界實在是太過神秘,也許哪一天人類探尋到了粒子的本質,宇宙也將不再是我們認識的浩瀚星河。當然,到了那一天,人獲得永生只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死亡反而成了令人好奇的事。時間旅行,瞬間轉移,這些科幻世界里的能力,變得就如同坐個飛機那樣普通。余秋雨有一段話,“我們對這個世界,知道的實在太少。無數的未知包圍著我們,才使人生保留迸發的樂趣。當哪一天,世界的一切全都明確解釋了,這個世界也就變得十分無聊”,只能很遺憾地告訴他,那個無聊的世界不會太遠,因為我堅信物理學終會邁出關鍵的一步。

? ? ? ?智人發展到2017年,科技進步了,生產力提高了,而我并沒有覺得比20萬年前在東非草原上光著屁股摳著腳的智人幸福多少。我只覺得自己像一頭推磨的驢,不使勁推的話鞭子就要打在身上,也許奮力推快一點,還能得到一些嘉獎,況且,能推磨的驢子也不止我這一頭。未來的世界,階級分化只會更加極端,以前老師教導我們的那一套,知識改變命運,恐怕越來越不適用。窮人的孩子只會更悲慘,就像雪國列車里末節車廂的人,出生的那一刻結局就已注定。如今的我,和80年代放棄農田進城里打工的父輩一樣,也和萬年前放棄采集拿起鋤頭的智人無異,面臨兩個選擇,留在原地被時代拋棄還是硬著頭皮往前,毫無疑問只能是后者。就如同父母不希望看到孩子像他們一樣吃沒有文化的虧,我也必須不遺余力地在大城市扎根,因為就算再累,也應該給子女爭取到可供努力的空間,畢竟他們面對的競爭對手,將不再只是人類。

? ? ? 最后,用不知道哪里看到的一句話結束這毫無中心思想的雜文,“生命,也許只是一場虛妄”。佛語亦有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