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些工具你可以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時間》、《做好時間計劃,你會事半功倍》。。。
想必類似以上標題的文章你已經看過很多了,我也是。那你有沒有發現,看的時候覺得這個很簡單呀,我也可以做到,然后可能按照文章說的做了一天兩天,就不再繼續做下去了下一次看到這種文章,又開始了一次循環。是的,不只是你,我也是這樣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我來談談個人拙見。
完成一個較為復雜的任務或目標應該有這幾個條件:
任務/目標確定、計劃制定、執行計劃、反思、調整計劃、執行調整計劃。。。直到完成目標
反思和調整計劃是很重要的
很多文章寫如何制定目標,分解目標,制定計劃,卻很少會具體教你怎么反思和調整計劃。比如,我要學習平面設計基礎知識和技能,由于我是小白,對平面設計的理解還在PS上面,那我就很自然的會覺得學會PS就是學習平面設計的基礎。然后就開始搜索一些PS的基礎系列教程,從PS界面、常用工具、摳圖、調色一步步學,可是學了一兩個月了,除了懂得一些基本工具如何用,但是怎么做出一張自己喜歡的有創意海報還是茫茫然然,甚至自己的創意都無法具體描述出來。
這個時候我可能會覺得是自己學得不夠,還要繼續學習PS高級教程,也可能會覺得是不是自己學的方法不對,是不是要學一些其他的東西。如果不去反思,自然就會選擇繼續學習“PS高級教程”,這還是好一點的,很多人應該都是會覺得反正又學不會,可能以后也用不到,就終止了。如果進行有目的的反思,與自己來一番這樣的對話:
“學習PS就可以做出有創意的海報了嗎?”“好像不是呀,學了這么久都不懂怎么設計出一張圖,是要學什么東西呢?上網問問別的高手是怎么學的”
然后我就會上知乎搜索平面設計的大神的回答,知道了一些入門的知識,然后再上網搜一些平面設計的相關書籍/網站/視頻等等。找到了站酷、優設等等國內頂尖的設計網站,加了很多專業設計師的微信號或者公眾號、微博等等,這些步驟大概也就只要1個晚上的時間。最后綜合得到了一個稍微成型的對于學習平面設計框架的理解:PS等軟件只是工具,初學的話只要掌握基本工具即可,色彩搭配、排版設計、創意的形成、好作品的反思和臨摹等等才是更為重要的知識。
那接下來就是對計劃繼續調整了,先學色彩搭配,再學排版,同時多看好作品多思考多記錄自己的思考等等,具體怎么做計劃就不必多說了,每個人的計劃方法都不一樣,根據自己合適的來定就好了。
如果不進行反思,想想看,光是執行原來的計劃,沒兩天估計就因為受挫而放棄了。如何培養反思的意識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辦法,就說一個權宜之計吧:設一個鬧鐘,每天或者每周某個時間響起來,鬧鐘名字就寫:你該反思了。
保持動力,萬事即可為
所謂人定勝天,計劃再好也是需要人來執行的。計劃是否成功也是要根據執行的效果來評判,而你執行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的動力。不懂沒關系,動力在,學得快;計劃做得不好沒關系,動力在,就會學習怎么做計劃,怎么反思;累也沒關系,動力在,想著做好了能帶來什么好處,自然就不累了。為什么這么說呢?
你的能力,你的學識,有可能是沒有動力也會獲得,但是沒有動力學習技能學習知識,會比有動力效率低得多的多,能達到的高度也會低很多。你想減肥,但是沒有效果,不是你沒有意志力,而且因為你沒有那么強烈的動力。如果有人讓你這個月減下10斤就給你10萬,我估計你減不下來都很難,除非你不在乎這10萬。
動力哪里來呢?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越明確的動力越有用。比如我很窮,我想月入1萬,這種就不是很明確了,換成:我想通過銷售多少單來到達月入1萬的目標,這種就比較明確了?;蛘呤枪ぷ髦杏龅搅耸裁磫栴},急需學習相關技能的。比如下周有個大客戶要來,要做一個業務PPT,可是公司里之前負責做PPT的離職了,老板就交給你來做,但是那你的PPT水平又很爛,這時候我相信1個星期后你的PPT水平會突飛猛進的。多多尋找這種動力,每個動力都會讓你變成更好的自己。
有了動力,就會想盡各種辦法,通過各種渠道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保持動力才是最先要達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