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小事

小學母校是一座百年老校,1994年剛念一年級時還是中心小學,教學樓墻壁刷著上白下綠的涂料,一副老式模樣。

那會兒學校教學樓后頭一直建有一個校辦廠,生產并包裝各種生活用品,一條龍服務。曾經見過工人們流水線做香皂,粉的、黃的、白的三色,制好的香皂從流水線機器上緩緩移動,落入紙板箱,這樣的循環能看一整個下午——如此新奇有趣。同班的一位男同學就屬于這廠子的職工子女,住在學校月牙門后的職工宿舍里。

我家離學校也特別近,可以說比鄰而居,大院二樓公用的大陽臺就建在操場的南角,高高的,以至于有時候做早操,一抬頭可以看見我媽在陽臺上曬被子,藤拍“啪啪”悶響,怪嚇人的。

其實大部分學校里的學生都住在附近,所謂“學區”。以前沒有學區房的概念,打小住哪兒就上哪所小學,不大會刻意為此搬遷。所以家長們即是老街坊,彼此熟悉得很——更甭提學校的校長了,學校門口的沿街居民,誰都認得他,而誰家是誰,校長也曉得個大概。

校長先生姓張,四十來歲的中年人。“左撇子”這個詞就是從他那開始知曉的。校長蹬自行車時腿都從右邊跨上去,曾有六年級大孩子悄悄模仿過,摔了個四腳朝天。關于他的相貌已記得模糊,印象里,最深刻的是他鼻梁上架著的一副大眼鏡,兩枚玻璃鏡片在陽光下會反光,永遠看不清背后的表情似的,讓我們這群小孩兒有些畏懼。那些年,公共場所還沒提倡禁煙,張校長沒事愛在操場邊抽兩口,煙霧繚繞間,看起來更嚴肅了。校園內外,偶爾遇見,學生們都會乖乖喊一聲:“張校長好。”校長也是淡淡地“嗯”一聲,從未見他笑過。所以,我們玩鬧從來都不讓張校長看見,生怕他向家長告狀,回家吃不了兜著走。

一年級還挺貪玩的。雙休日寫完功課,學校是很理想的游樂場所,大門敞開,里頭有單雙杠、籃球架、沙坑,還有年紀相仿的職工子女……不過,住校外的小伙伴們進校門都習慣貓腰“溜”進去,那是自打認識校長以來的傳統。我們充分相信,一旦讓門衛師傅發現,校長一定會毫不猶豫將我們趕走。門衛師傅總稱我們為“搗亂大王”,說是校長給取的——你看不是?心里不禁犯嘀咕:哪里搗亂了,我們也就是喜歡去學校各處角落探索探索罷了。

好在門衛師傅還是和顏悅色的。有一回,以對門理發店家小姐姐為首,我們這些小屁孩兒排成一排屏息凝神藏在幼兒園教室的桌子底下,想捉弄一下師傅,一下子被他逮了個正著,看他表情明明想笑,卻故意板起臉,說:“快出去!不然把你 們鎖起來,讓校長送你們回家。”

我們相互吐了吐舌頭,朝師傅扮個鬼臉,一哄而散。

傍晚關大門之前,我們溜出校門去,聽到動靜,師傅揚著手沖著窗口喊:“搗亂分子,明天再來就告訴校長!”回回如此。

轉眼,一年級的暑假來臨,美好生活即將開始。可是,校長三天兩頭就在學校值班。好吧,那可要多加小心了。

七月的一天,午后兩三點,大太陽高高懸掛在空中,知了們不停地喊著:“熱啊,熱!”嗓子都啞了。這樣的氣溫讓人昏昏欲睡。媽媽犯困,早就開了小風扇休息去了。而被散養慣的孩子是討厭睡眠的,何況今天我還有一項激動人心的活動——圖書館探險。

這是前一天和學校那位職工之子的約定。

同學名燕青,和《水滸傳》中一百單八將之一同名,聽上去頗有俠客氣質。他個子不高,精瘦,身形矯捷。

來到學校,瞄了一眼校長辦公室,天助咱也,張校長不在。

學校圖書館一共四層半。小時候到處是平房,這高聳的樓房無疑是誘惑,引得我們前往。

燕小青擠著他那小眼睛悄悄告訴過我,樓的頂層可是別有洞天,沒什么人知道的——說這話時他嘴角帶一抹神秘的微笑。

爬樓快樂而激動。燕小青勇敢,在前探路,我“噔噔噔”在后頭跟著,他連忙回頭豎起食指比劃說:“噓——”

隨著樓層越來越高,樓道環境越來越暗,僅聽得見我們的心跳聲“咚咚咚”。自己膽子是不小,卻也實在怕樓梯邊哪扇門突然打開,走出一位目光炯炯的老師來。

懸著一顆心終于到四樓,還有半層閣樓,門是虛掩著的。閣樓里沒什么光線,黑乎乎的一片。燕小青說這些天不知為什么會開著,原本一直都鎖住的。

“你敢推嗎?”他問我,有點兒得意。

“算了,還是你開吧。”我不由得向后退了好幾步,生怕屋內有惡犬似的。

“這有什么!”他倒是爽快,一下子把門拉開了。不愧是與豪杰同名。

門內并無惡犬,就一套舊桌椅和幾只破箱子。

“嘁!這有什么稀奇的,嚇我一跳!行了,我們走吧。”看完究竟,我轉身想要下樓。

燕小青壓低嗓門喊我:“喂,等等!你來看!”

我一回頭,見他竟變戲法似的手中多了一根一米來長的竹竿子,在使勁頂天花板。頂著頂著,“喀啦!”屋頂似乎有動靜。緊接著,天花板中央露出了一道口子,小閣樓里瞬間天光大亮。

“哇!”我很佩服他,“怎么弄的?”

燕小青笑得特別自豪:“哈哈!我早就來探過了,這是個蓋了大瓦片的天窗。好像可以上去。”

“真的假的?”

“真的!”他認真極了,“上次我親眼看見有人在上面走過。”

要夠到天窗是非常容易的,閣樓很矮,一張大桌子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我們甚至懷疑這桌子是專門用來鉆天窗的。

一切水到渠成。

當我們使勁兒推開三兩張瓦片爬上去的時候,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喜到了。這上面并不是蓋滿瓦片的斜坡頂,而是一個黑黝黝的長方形的小天臺!也就在天窗那里掩幾片寬瓦而已。我們環顧四周,風景簡直動人:東邊成排的灰墻民房盡收眼底,可以眺望到那縱橫如迷宮般的小巷子,有居民騎著自行車,穿巷而過,好似在走棋子;往南是我們自小生活的街道,狹長地伸向遠方,天氣炎熱,也還熱鬧,偶聽得熟悉的人聲,不敢高調地露面觀瞧;至于北邊,一直向往著爬到頂層看一看的高塔就那么矗立在眼前,顯得更加宏偉莊嚴。在此之前,我登過最高處便是院兒里的大曬臺,這樣的感受無疑是沖擊視覺與心靈的。

也許是高處更涼快些,又也許是因心情愉悅渾然忘我,一頭大汗,滿身暑熱頓時被掃了個干干凈凈。

燕小青也沒來過,他高興地繞圈跑起來!

“哈哈哈!這地方很棒吧!”他笑著喊。

我拼命點頭。

他跑累了,我看累了,我們靠在半人高的圍墻邊歇歇,低頭俯瞰,操場、升旗臺、教學樓……學校的全貌一覽無余。為了瞧得更真切,燕小青還爬上了防護墻,蹲在上頭,兩臂抱著膝蓋,一臉愜意。

天空藍得能透出水來,幾朵白云飄呀飄呀。樹頭知了唱幾聲,歇一會兒,再唱幾聲。

真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啊!我們似乎是忘了自己身在學校圖書館屋頂上了。

就在這時,燕小青突然嘟囔了一句:“啊喲!”然后,一個飛身跳下來。

正待問他為什么,我驀地也感受到了來自操場西南角校長辦公室的“殺氣”。窗玻璃落了灰,依稀可見校長一邊抽著煙,一邊拿起了電話聽筒,那厚厚的玻璃鏡片兒正對著樓頂的方向。也不知是不是陽光照的,鏡片格外閃亮。

要命!

“怎么辦?”我也蹲下來了,著急地問燕小青。

“沒辦法。”燕小青干脆站起來,拍拍衣服,拖著塑料拖鞋,平靜地說了一句:“下樓,回家挨揍。”——真像個勇士。我知道他實際上怕得很,要不怎么下樓費了那么半天呢?

一樓圖書館入口,門衛師傅和張校長已一臉嚴肅地守候好。不用多說,我和燕小青耷拉著腦袋尾隨校長去辦公室等候狂風暴雨。師傅則拿著鑰匙進了圖書館。

“簡直無法無天!一爬還爬到屋面上去了!看你們媽媽怎么收拾你們!”

我們站在校長室束手無策,不知道該說什么。

燕小青的媽媽最先氣沖沖走進來,“張校長,我家兒子又讓您操心了,我馬上回家管教!”阿姨二話不說拎著他的耳朵就出門了。他的結局是一定能料到的,沒有例外的一頓胖揍。

我好些,被我媽領回家,手持藤拍對我進行一個鐘頭的安全教育,所幸沒把我當被子,只是文罰,練了三頁大字。

張校長是什么時候知道我們家里的電話號碼的呢?我心里考慮得更多的是這個。哼,小題大做,那么兇干什么?

因為這事兒,我們對校長的成見更深了。

緊閉關不了幾天,看爸媽都淡忘了此事,我和大院里的其他孩子又開始貓著溜進了學校了。學校早上開大門,傍晚關閉,每天如此。不過,再去,圖書館鎖了,大禮堂鎖了,幼兒園也鎖了,唯獨體育器材室沒鎖,只是輕輕掩著,我們悄悄取了體育器材到僻靜處玩,危險的事兒是再不敢再做的了。憋了幾天,玩忘了時間。門衛師傅便尋到學校各個角落,把我們一個個捉齊了,趕我們回家:“搗亂分子,快回家吃晚飯!”

我們臉紅地手里拿著球,拿著呼啦圈,拿著接力棒。

“叔叔,這是器材室的。”

“哦,放回去吧。校長講,以后拿的辰光事先講一聲。”

從此,去學校玩成了一件光明正大的事兒,我們會笑嘻嘻地和門衛師傅說“叔叔好”;見在校辦公的張校長,不管他笑不笑,我們笑瞇瞇的“校長好”也少不了。

然后,好事似乎多起來了——有六年級的值班老師教我們打羽毛球;還吃到了班主任姜老師給的甜桔子。 一晃兩年。 96年,居住有七八年的大院拆遷,老街整治,學校附近門堂子里的孩子們陸續搬走。我住到離學校有好一段路程的新家里。自己的皮性子呢,隨著年級升高也總算消停了一些,把部分注意力轉移到了廣播節目和課外書上。

97年,我升四年級。我們的中心小學正式改名為實驗小學。整個學校在一個暑假被“叮叮當當”整修、擴建得煥然一新,讓我坐進整潔、明亮而十分寬敞的教室,聆聽年輕的新班主任老師的教誨。校長也是新的,張校長不知何時被調走了(96年還是97年?),沒什么聲息。校辦廠在擴建前就已解散,燕青同學一家早早搬離了學校,周末沒再看見他在校園捏著他媽媽做的葉子韭菜包到處逛了。然后,我也沒有再在周末去學校玩耍,同學邀約,地點換成了大家的居民小區。

一切都是新的。社會開始了飛一般的發展道路,我的童年開始另一個階段的記憶。而關于這位張校長,腦海里也就僅存這些往事的殘片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 剛入學那時候我是不愛上學的。農村里還沒有興辦幼兒園,我就每天混在高年級學生中間,拿著不知從哪里借來的一年級課本...
    嫩寒閱讀 332評論 0 0
  • (內含部分四川方言) [一] 那時候,爸媽在外做生意,我們兩兄弟還有表哥都住在外婆家,用現在的話來說,叫留守兒童!...
    吳聲吳息閱讀 463評論 0 0
  • 在UIScrollView上添加子控件,對其添加約束是有幾點是需要注意的 UIScrollView是一個內容可以滾...
    yue博客閱讀 1,787評論 2 7
  • 又是剛上飛機 上海 深圳 各一天 出發時 北京冷的像個冬天 上海時 20度的溫度讓我感覺還算適宜 無非上海也有霾了...
    晨圖暉陽_陳老爺閱讀 206評論 0 1
  • 其實,你在羨慕我的時候,我也在羨慕你。 其實,我們都是在彼此羨慕的時光中度過了我們美好的歲月。 我是從哪一天開始老...
    原來我叫小紅帽閱讀 27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