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兒童在勞動中成長——《童年的秘密》閱讀心得

2021年9月8日? 星期三

這段時間讀完了《童年的秘密》一書,作者瑪利婭·蒙臺梭利(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是一位杰出的女性,她是意大利第一位女醫生、第一位女醫學博士,她的知識背景使得她對兒童的認知能夠從生理學和醫學的角度進行研究,從而為兒童的教育提供了科學的解釋,她建立的蒙氏教育法已經被實踐證明是一種科學的育兒方法。

探索和發現童年的秘密,是蒙臺梭利一生的追求,這本書是蒙臺梭利在長期觀察兒童的基礎上寫成的,她倡導建立以發現和解放兒童為目的的新教育方法,強調對教師進行有效的培養,目的是為兒童準備一個適宜的成長環境。因此,作為老師深入閱讀這本書,對我們了解兒童有著重要的意義,而通過走進這本書,給我們研究兒童看待兒童打開了新視野,讓我們所面教育對象,更多了一份敬畏之心。

蒙臺梭利在書中提出“兒童是成人之父”,理念的核心就是建立以兒童為中心的新教育,“遵循大自然的生命規律”,但是她深切地感受到“無辜的兒童們遭受著成人的迫害,數個世紀以來人類形成的錯誤教育觀念在戕害他們?!?/p>

蒙臺梭利提出的觀點過去了幾十年,今天對兒童的忽視其實已經轉變為對兒童的過度關照,尤其是城市家庭兒童的減少,讓他們一直處于庇護之中,除了學習之外的所有生活全部替代,使得兒童缺少起碼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能力,缺少與社會的聯結,從幾歲開始一直到高中的十幾年時間里,他們只需要做與學業的事兒。在學校里我們走進教室就可以看到書包的雜亂無序,抽屜的紙屑零食袋,每天打掃教室衛生不知道從何下手,校園里水杯、雨傘、衣物四處亂扔......蒙臺梭利提出“要通過勞動使兒童回歸正?;?。“對兒童而言,勞動代表著一種本能,通過勞動可以塑造個性,展示自我。毫不夸張地說,人是在勞動中成長起來的?!彼J為,“無論是福祉還是情感都無法代替勞動的作用,無論是懲罰還是獎勵都無法消除心理的偏差。手是人發展個性以及實現智慧和意志的工具,人通過雙手實現自我的存在?!?/p>

閱讀過幾本關于“華德?!苯逃臅A德福教育也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注重身體和心靈整體健康和諧發展的全人教育,它就開設有一系列的手工課,學校建立的條件并不優越,但是卻利用更大的空間為學生建立勞動基地,除了飼養家禽以外,還特地給學生開辟木工,水泥工等實踐作坊,指導學生進行縫紉、設計、服裝制作等方面的課程,讓每一個孩子每天都能擁有參與勞動的體驗,這些勞動不僅僅只是鍛煉體力,還有創造、合作,分享,給孩子們的身心帶來了豐富的滋養。比如織圍巾、錢包作為禮物給自己或朋友,用竹子做豎笛進行演奏,用木頭制作木勺、木船等等,通過不同的手工課來體會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如手工課的材料要求是從動物身上的毛皮開始,如毛線,到植物制品,如木頭,最后到礦物制品,如鐵。一年級的學生織毛線,五年級的學生做木工,中學生打鐵做工具。從用雙手工作開始,到用手工工具,最后才是機器。學習的過程從自然原材料到加工過的材料,原則上不用化學,合成材料。每節課前要先清理手工房,讓大家在整齊的環境中進行工作,感受到愉悅和莊嚴的氣氛。下課時,培養學生主動把工具和手工作品放回遠處,把桌子和地面上的木屑清理干凈。手工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程,每一個都沉浸其中,在這里,不僅僅感受到孩子們積極的參與,還有充滿創意獨一無二的作品。

五年級有一位家長叫南風老師,她組織兒童進行二十四節氣活動,把對農耕的體驗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到了不同的農時,會帶著兒童到農村去播種耕耘收獲,她帶的第一批兒童已經進行了五年這樣的勞動體驗,這些孩子不僅提高了農事的技能,更感受到農民勞動的艱辛,對于農事勞動的臟苦累都已經習以為常,珍惜每一份食物已經成為無需父母提醒的高度自覺......

所以蒙臺梭利篤定地說“勞動是一種完美的藝術。人類在一種神秘力量的引導下進行勞動,已經超越了人本身的需要......兒童在人類本能的驅使下通過自己的勞動塑造個性,為人類的發展指明方向,完成自己的使命。”

勞動對于兒童的身心發展如此重要,作為學校教育,應該怎樣提供適宜的環境?盡管條件有限,但是依然可以有上升的空間。

第一,從思想意識上進行引導。給兒童和家長們進行勞動意義和價值的引導,讓家長們充分認識到勞動對于兒童身心發展積極作用,從而為兒童提供參與家庭勞動的機會,學會生活常識和自我管理,并且積極地為家庭成員服務。充分利用已有的條件進行家庭植物栽種,學習種植的方法,培養勞動的責任感和因為付出而收獲的成就感。

第二,培養勞動技巧。在學校教育中,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勞動技巧,比如如何整理書包,怎樣進行衛生的清掃,怎樣包書,如何進行書架的整理,怎樣整理家庭櫥柜等。

第三,建立勞動課程。比如手工制作類在操作上也比較簡單的剪紙、編織、刺繡、手縫玩具等。

第四,提供實踐基地。廣泛借助社會資源,與農村學校、農業科研基地聯動,讓孩子們在不同的農業時節親自參與農業生產勞動,感受勞動的快樂、艱辛以及收獲的幸福。

蒙臺梭利在“兒童的勞動”這個小節中寫道“面對困難和考驗,兒童毫無畏懼,堅持不懈地通過自己的勞動,不斷積累經驗,在勞動中成長,完善并升華。成人在改造環境,兒童卻在完善人,兒童就像一個孜孜不倦的行者,在未到達目的地之前,不會停下自己的腳步?!?

讓我們為“不會停下的腳步”開辟一條陽光大道。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