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過中國神話的女神,該正視我們的古代男神了。和其他文化中一些體系明確、族譜神譜都清晰的神話相比,中華文明的神話呈現分散性、片段化、重疊化的特點,若要找出一條明確的神話人物關系圖是有困難的,因此只能選取最大眾化、以及在論證中相對明確的重要男神及組合。
男神們的故事各不相同,他們之間的關系也是錯綜復雜。當我查閱女神神話時,偏重對個體功績和作用的了解,目光轉向男神時,發現把他們作為群體來看會更有意思。在從小受到的神話故事熏陶中,“三皇五帝”是最常出現的詞語。除女媧外,剩下七個神位都由男神占據,他們也是上古神話中最重要的男神。從他們入手,應該能描繪男神世界的大致圖景。而在“三皇五帝”之外,有個遺世獨立的創世大男神—盤古,他當然也要被納入代表性男神的圈子。
大男神的級別由高到低,依次為盤古、三皇、五帝。其中最有趣的是“五帝”,排位、人選變化、各自掌管的內容和彼此間的關系,最能代表神話背后的社會及文化意涵,我們可以用“搶頭牌”來形容他們之間競爭又和諧的狀態,而通過對他們的了解,也能發現男神和女神世界截然不同的地方,以及他們代表的更加世俗化、社會化的人間氣象。
創世男神:盤古
神話來源:中原系上古神話
外形:龍首蛇身
在“三皇五帝”的位階之上,高高懸掛著一個俯視眾生的創世大男神—盤古。說他高高在上,或許不貼切,畢竟盤古全身上下都幻化成了天地山川河流。但說他高得遙不可及也極有道理,因為在中國神話的男神排位戰中,他從來沒有被拉入“搶椅子”的游戲,屬于孤獨求敗、不參與世俗爭斗的類型。
盤古從宇宙混沌中生長,拔下牙齒并把它變成斧子,劈開混沌分天地。腳踏大地手撐天空,死亡之身創造萬物。呼吸成風云,聲音為雷霆,目光是閃電;左眼為太陽,右眼為月亮,四肢腦袋成山岳,血液變江河......盤古身上的虱子跳蚤等小蟲子,被風一吹變成人類。
若說誰能和盤古爭奪創世大神的地位,可能只有創世大女神了,但在前文曾提到,隨著歷史發展,女神的神格逐漸下降,在后來的中原神話中,盤古的地位高高在上,女媧地位下降,成為神級第二梯隊——“三皇”中的一個。
三皇:伏羲、女媧、神農氏
從“三皇”的排位開始,我們已能看到些許性別斗爭和權利斗爭的影子,但它并不像“五帝”的競爭那樣激烈?!叭省钡娜诉x和排位順序有不同版本,從幾個大神的歷史功績和神格分辨,得出比較合理的“伏羲、女媧、神農氏”版本。
天神伏羲
神話來源:中原系神話
身份:雷神之子
外形:人首龍身
功績:教人類用火、結網打魚、創八卦 、制定嫁娶姓氏制度等
有趣的是,希臘神話中的宇宙之神宙斯和我們的天帝伏羲大人都是雷神,東西方神話的人物特定如此相通,沒準可以說明人類意識的發展、感知能力、思維方式有相似走向。伏羲是由華胥氏女子踩在雷神留下的腳印后感生誕下,這種出生方式,可以推斷伏羲故事產生在母系氏族時期。在伏羲的事跡中,有很多與女媧有重合,比如制定姓氏、婚姻制度等,再加上和女媧的對偶神關系、兄妹創世神話,很明顯體現了男女神的權力博弈現象。
女媧
在著重神話男神的篇章,就不再重復女媧的故事和她的重要性了。無非再說一句,在目前成形的神話人物譜系中,最重要的“三皇五帝”里只剩下了這么一位女性神。
神農氏
神話來源:中原系神話
身份:農業之神、中醫藥始祖
外形:牛頭人身
功績:創造農業、中醫藥體系
通過了解神農氏的故事,發現他比伏羲和女媧要接地氣很多,感覺更像人類,算是半人半神。神農氏雖然和伏羲女媧一同位列“三皇”,但神格明顯低很多,神們開始有了人間的煙火氣?;蛘哒f,隨著對自然界認識的提高、農耕文明的開創,人類開始對自己控制自然的能力有了自信,才出現了“人神”。神農氏的事跡中,有趣的部分很多,比如有的故事里說他隨身背兩個口袋,他廣嘗植物,能當食物的放左邊口袋,能做藥物的放右邊口袋,他每天嘗百草,每天中毒,一中毒就靠茶葉來解毒,后來他見到一朵小花,吃進去后他的肚腸就一截截斷開,他來不及吃茶葉解毒就死去了,那個害死神農的植物就被人們稱為“斷腸草”?!吧褶r嘗藥千千萬,五一能治斷腸傷”,便是說情傷了。
小敘“五方”
在“五帝”逐一登場前,我覺得有必要對“五”這個概念進行小小討論。中國社會在脫離母系社會之后飛速發展,出現階級、有了統治集團,而在文化上,神話人物發生巨大變動,男神們也逐漸形成等級分明、各司其職的狀態。五行觀念在漢代開始盛行,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成為“五方”,中為最尊,東次之,“五方天帝”也遵從這個排位。
而在敘述“五帝”特點時,更是有必要了解古代文化對這五個方位的認知。從《山海經》中我們看到,古人認為東方象征生機勃勃的春天,日出之地萬物復蘇;南方是炙烤之地,日下無影;日落西方、萬物凋零,四處彌漫著死亡前的絕望氣息,但死亡同時又意味重生,因此西王母以及她的不老藥都在西邊;北方則是極寒之地,四周一片黑暗,地府冥界;對于華夏民族來說,自己居住的中原地帶當然就是世界中心。
由此,我們便先對“五帝”的劃定和神力特質有了基本的認識,他們的五行歸屬和各自麾下的屬神也就簡單易懂了。
五帝——五方天帝
小前提:“五帝”陣容既有天神版,也有人間五個部族首領-人王的版本,此處因為討論的是神話中的男神,所以定位在天神版本。
與描述女神的方式不同,在觀察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男神時,發現他們除了自身故事外、更多的是糾葛在彼此的權力歸屬、親屬關系、地位高低的爭奪上,所以在討論這個現象前,先大致了解一下他們,以便進行后面的“搶頭牌”游戲。
東方青色天帝——太皞
屬木,主春;屬神句(gōu)芒,手持圓規
太皞是東夷族的祖先神,地位極高。東夷族是華夏族的重要來源之一,崇拜太陽和鳥,不過太皞的故事目前所剩無幾。
南方紅色天帝——炎帝
屬火,主夏;屬神祝融,手持秤桿
傳說炎帝和黃帝是親兄弟,但哥哥炎帝被弟弟黃帝打敗,去南方做了南方天帝。他的女兒們很有名,有女娃(精衛)和瑤姬。
西方白色天帝——少昊
屬金,主秋;屬神蓐收,手持曲尺
少昊和東帝太皞一樣屬于東夷部落,太皞的故事重視太陽,少昊的故事則更多關于鳥類,比如他的百官由不同鳥類擔任。西帝主刑罰,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跟收割相關(屬神蓐收是割草的意思,也象征砍伐),“秋后算賬”應該也算是某種類型的“收獲”吧。
北方黑色天帝——顓頊(zhuān xū)
屬水,主冬;屬神玄冥,手持秤砣
顓頊是個嚴厲的天帝,執掌寒冷黑暗的冬天,他下令阻斷了人們上天的天梯,還制定“顓頊歷”便于人們勞作。后來的中原神話將顓頊列為黃帝的曾孫。顓頊曾經死而復生,有研究認為這里面有“冬去春來”的隱喻。死亡,在很多文化里都和重生相連。
中央四臉天帝——黃帝
屬土,統領四季;屬神后土,手持繩索
黃帝最特別的外形特征,是他擁有四張臉,分別朝向東南西北四方,不管四方天帝在不在乎黃帝,黃帝可是時時刻刻關注他們。這么想想,天天被人觀察,也是有點恐怖。后土手中拿著繩索,意味“準繩”,為世間萬物建立標準。黃帝和后土,很形象的體現了統治者形象。
專注于“搶頭牌”的男神們
首先明確的是,在廣闊大地上曾生活著地理環境和生活習性截然不同的部落,自然而然,他們崇拜的神明是不同的。隨著中原民族對周圍民族的不斷征戰、吞并和融合,華夏民族逐漸統一,形成了我們現在熟悉的中原神話。在文化互相吸收的過程中,各個部落的天神或被納入中央體系之下、地位下降成為附屬,或是被主流文化吞滅。目前呈現的“五帝”,便體現了這個特點,他們有的來自非中原部落,有的雖同屬中原系但卻是戰敗一方,導致地位下降。可以說,“五帝”的來頭和地位分配,體現了天神之間權利斗爭后的制衡結果,從中我們能看到華夏民族形成背后的些許細節。
若從各自的信仰來看,東方天帝太皞和西方天帝少昊同屬東方鳥圖騰部落;北方天帝顓頊院子北方或東北方崇拜魚、蛇的部落;南方天帝炎帝來自火圖騰部落,可能是中原系的分支。原來我們一貫有注重民族大團結的傳統。而從東夷族占了“五帝”中的兩個席位來看,他們應該是構成華夏民族的重要分支。
強行并入不是最好辦法,要讓文化相互侵染交織,形成共同體。怎么在神話中體現?看來看去好像最主要的手段是讓他們彼此之間成為親戚,與現實里的和親異曲同工。親親熱熱一家人,也就別再折騰,分封一方諸侯,安居樂業吧。所以我們又能看到,南方炎帝是黃帝的親哥哥,北方顓頊成了黃帝的曾孫,而在五方屬神中,后土是黃帝第六代孫、南帝屬神祝融是黃帝第四代孫(或炎帝第三代孫)、北帝屬神玄冥是黃帝之孫。
但對于地位崇高、十分強大的東夷大神,黃帝并沒有把他們整編為自己的親戚,而是讓他們分治東西。剝奪對地位更高、資格更老的大神東帝太皞的關注,讓東夷系眾神圍繞西帝少昊,東西方屬神句芒和蓐收也都是少昊的親戚(少昊之子,或少昊之叔)。五方天帝中,地位僅次于中央黃帝的東方天帝太皞被邊緣化,眾神之中無親無故。這樣的安排,很精彩是不是。
更精彩的是結局,因為,西帝少昊有可能也被隱約納入了炎黃系?!渡胶=洝ご蠡臇|經》提到北帝顓頊是少昊的“儒帝”,說顓頊小時候到少昊之國玩耍,有研究說顓頊相當于少昊的侄子。這樣的話,顓頊和少昊就有了血緣關系,那么,少昊也就與黃帝有了親戚關系。太皞被邊緣化,少昊成了黃帝親戚,東夷大族的男神全軍覆滅。
無論從形式還是實質上,黃帝(也就是中原系)天神統一了五方神界??上部少R。嗯,“搶頭牌”的游戲真好玩。
小小感觸
在我們的神話體系中,其實還有很多除上面提到外的很多男性神袛,但我覺得以上幾位男神就已經很能夠代表漢民族神話中的男神整體形象和文化特點了。分別了解過女神和男神之后,最大感觸是在女神崇拜時期,人們更注重的是內心體驗,也就是感性的部分,女神崇拜是超世俗化的,更多的體現為與自然、宇宙的對話,對萬物都保持尊重和敬仰的謙卑態度;而男神世界則是世俗化的,人開始關注自己對外界的掌控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規則的制定和階級的分化,開始把自己作為宇宙的中心。從感性到理性,從非世俗到世俗,從天人一體到自我中心,這是我從女神時代到男神時代、從神話故事的演變中感受到的變化。
還是那句話,神話不僅僅是遙遠模糊且飄在天上的故事那么簡單,若是有心,它帶給你的啟示超乎想象。
神乎,世乎。
靈感來源:
《諸神紀》
作者:嚴優
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