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吹過,陽光暖的得剛剛好,枝丫在空中輕輕搖擺,早已學會穿著職業裝,畫著只有社會人才會有的淡雅精致的妝容,接過分配的任務,隨口就說著口不對心的話,絲毫不覺得有哪里不妥。
我們給自己的行為起了個名字,叫做“融入社會”。
一路走來,我們從曾經與小伙伴歡樂玩耍的小朋友變成了一位位正在社會上出力的職業人士。差了很多嗎?細細一想,以前的我們可以開心的和小伙伴講媽媽給自己昨晚買了最愛吃的香蕉,可以因為上學沒有等自己一起上學而和小伙伴大吵一架,沖著小院兒的天空大喊:“我再也不和你玩了!”
想起來是不是有點可笑,又有點可愛。
而你我早已不是那個可以沖著天空大喊不喜歡某人某物的那個小孩兒了。
領導來了,畢恭畢敬地問聲好,稱贊領導教導有方,帶領大家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輝煌。
另一邊,心里琢磨該領導這次又會出什么新幺蛾子來折磨基層員工。
星期一上班,看見組長穿的一身新,連連贊美組長新買的衣服有品位,一看就是旗艦店買的,可不便宜,一般人根本買不起,連那個牌子聽一下都“哎呦哎呦”地嫌貴,這一起買的新版香水也很好聞,一定是某某品牌限量款吧。
心里其實在想:“不就是嫁了個有錢的老公,命好點兒么?上季度的獎金還是我們整夜整夜加班好不容易掙來的,就那個香水,那么濃烈,噴到身上來上班,也不怕見客戶的時候香水過敏直接影響客戶第一印象,基本的概念都沒有。”組長走后,就在自己的小隔間里送上一個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好不容易,終于回到家里,見了父母,總算不用裝了,對著父母直來直去,“媽,我的那件大衣呢?就早上放床頭那件?!?/p>
“什么洗了?洗衣機洗的?我跟你說那件可是花了一兩千買的純羊毛的大衣,千萬不能自己水洗,要送到洗衣店里去的,要不然就廢了?!?/p>
“哦,送洗衣店去了呀,哎呀,媽,你真好,怎么還有那個覺悟知道不能手洗啊,哈哈?!?/p>
心里終于踏實了,被爸媽說講話時候口無遮攔,在外面同別人講話一定要客氣點兒,千萬別一不留神把別人得罪了,自己解釋自己其實在外面可精明了,才不會像在家里呢!機靈著呢!
這段對話在爸媽的嘮叨中,以你挑起的另一個話題作為結束。
晚上睡覺前,靜靜躺在床上,耳邊響起爸媽的話,其實自己早就形成了這種行為模式,在外說“好聽的話”,在家說“真話”,真真假假的尺度全看當天的心情了。
長大后,總是無緣由的疲憊,不僅僅是身體累,而是來自內心的累,心想要有那么幾個可以毫無遮攔講訴真情真話的朋友已經足以。這樣看來,好像幾十年前還沒踏入社會的自己比現在的自己做的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