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開始學宋詞,聽到越來越多秦觀的詞,喜歡之余,稍作小結。以后世之人淺陋之目光,匆匆瞻仰,是為小序。
? ? ? 于我而言,說秦觀些許陌生,但說起秦少游,便喚起學生時代的少許記憶。“蘇門四學士”,“與柳永名齊”,“秦即專主情致,而少故實”(李清照《詞論》),秦觀的名字,在蘇軾、王安石、李清照、柳永等詩人的耀世光芒之下,顯得些微暗淡。用今天的俗語來說,蘇軾等的詞占據了歷史上的宋詞巔峰榜,久居不下。而秦觀之詞,更像是私人定制的推送。任一首信手拈來,都有其獨特之處,叫人耐人尋味。
比如《江城子》一首。
“西城楊柳弄春柔,
動離憂,淚難收。
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
碧野朱橋當日事,
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
恨悠悠,幾時休?
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
便做春江都是淚,
流不盡,許多愁。”
? ? ?“一江春水皆為淚”這樣的愁,是亙古未有的情愁。一時心血來潮,自己也學著胡謅了兩句:“一腔愁緒無寄處,春水不東流”。又杜撰出如下的釋義:我愁苦的眼淚若能化作一江春水倒也罷了,春水東流愁也自流。怕只怕愁苦太過綿長,就連春水都不愿意負載東流,將我的一抷愁緒寄予相思之人,嗚呼)。字不是什么好字,只是胡謅出的這一份愁,好像真有幾分愁上更愁的意味。
? ? ? 笑自己。
? ? ? 再查資料,歷史上曾將他與柳永相提并論,除了一樣婉約情長的詞風,兩個人在婚姻上都不幸福,所寫之詞大多為青樓女子所作。
? ? ? 陸游的釵頭鳳可以寫正大光明地題在世俗的高墻上,人人皆可瞻仰之。柳永秦觀的詞在當時卻會遭人非議,也許跟這個原因有關。
? ? ? 妄加評論一番,當今天的作業。
? ? ? 末了以自己喜歡的另一首《千秋歲》作為今天習作的結尾。
? ? ? “水邊沙外,
? ? ? 城郭春寒退。
? ? ? 花影亂,鶯聲碎。
? ? ? 飄零疏酒盞,
? ? ? 離別寬衣帶。
? ? ? 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
? ? ? 憶昔西池會,
? ? ? 鹓鷺同飛蓋。
? ? ? 攜手處,今誰在?
? ? ? 日邊清夢斷,
? ? ? 鏡里朱顏改。?
? ? ?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 ? ? 人們可以記不得詞人秦觀的名字,但永遠不會忘記“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兩句話。
? ? ? 它們穿越千年而來,至今仍在溫暖著多情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