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元旦的時候,女兒幼兒園老師發了一份通知,要求家長準備一本繪本,而且還要像包禮物一樣的包好,12月29日的時候,要送給孩子做新年禮物。
當時我沒有仔細的看通知,我錯誤的以為,是孩子們要相互贈送禮物。我去新華書店精心的挑選了一本,女兒喜歡的《小公主蘇菲亞》的繪本,而且還買了一張淺紫色的帶有閃閃光芒的包裝紙。回家將書小心翼翼的包好,心想著,這回女兒有面子了。
我將送禮這件事告訴了女兒,女兒第一個想到了一個同學:“媽媽,我要將書送給王子珊,她是這個學期新來的小朋友,我們成了好朋友了。”女兒一臉認真的說著。
直到29日下午,去到幼兒園的時候,我才搞清楚狀況,繪本是用來送給自己的孩子的。
當所有小朋友都拆開禮物,拿到繪本的時候,都高興得大叫起來。教室里瞬間就沸騰起來,小朋友們,都去看別人手上的禮物,對別人的繪本特別的感興趣。好幾個小朋友圍過來,問道:“童童,你的繪本是蘇菲亞的啊,我也好喜歡呢。”“對對對,我也看過蘇菲亞。”“蘇菲亞的裙子我也很喜歡。”小朋友們在熱烈的說著。
這個時候,那個叫王子珊的小朋友也過來了,問道:“童童,可以給我看看嗎?”女兒回答道:“可以,給你看吧。”就將書遞給了王子珊。
王子珊回到媽媽的懷里以后,吵著說要這本書,她媽媽安慰她說:“這是童童媽媽送給童童的元旦禮物,改天媽媽去給你買一本。”“可是,童童說了,要送給我的,我就要。”“你是個強盜嗎?”她媽媽笑著說。
見此情景,我蹲下來問女兒:“童童,你愿意將書送給王子珊嗎?”女兒搖搖頭說:“不行,那是媽媽送給我的。”然后,就去將書從王子珊的手上拿了回來并緊緊的抱在懷里。
王子珊還是很不高興,一直吵著要這本書。過了一會,女兒和我說:“好吧,媽媽,這本書送給王子珊吧,她是我最好的朋友。”然后就自己過去將書遞給了她的好朋友。
王子珊的媽媽溫柔的說道:“童童,你好好哦,又漂亮,又大方,又懂事。”女兒帶著滿臉的笑意回到了我懷里。
此時,王子珊也將她手上的六本書(她媽媽就是從家里帶來6本看過的書來送給她)都給了女兒。女兒很高興的接受了。
過了幾天,我去接女兒的時候,女兒高興得告訴我:“媽媽,今天王子珊送了一本蘇菲亞的書給我呢,瞧。”她將塞進書包的新書拿出來。是的,的確是蘇菲亞,而且比我買那本還大還厚,我囑咐女兒,一定要好好謝謝王子珊。
昨天接完女兒,又去接兒子。在走到小區外面的時候,迎面走來了王子珊和奶奶,兩個小朋友相互著大聲喊著對方的名字,并三步做兩步的跑上去,擁抱在一起,像是很久不見的老友一樣。王子珊說:“奶奶把書包給我。”她接過書包,在書包里一頓翻,然后拿出一個粉色的盒子,再從盒子里掏出來一根扎頭發的繩子,遞給女兒,說道:“這個橡皮筋上面有個小熊,很漂亮,送給你吧。”
女兒接過來,看了一眼,笑眼盈盈的說道:“真的好漂亮哦,謝謝你了。”然后相互道別后,各自向家的方向走去。
對于這么一件孩子之間友誼的小事情,我真的挺感動。你將最好的送給了我,我也會將最喜歡的贈與你,你快樂,所以我也快樂。
反觀成人世界的友誼,卻參雜了很多的功利性質。
我有一個朋友,和我講起了她剛畢業在鄉鎮醫院時候的故事。那年大學畢業,沒有背景的她來到了一個鄉鎮醫院當了一名醫生。和她一同來的還有另外一個姓李的女孩子,因為是同齡,所以共同話題比較多,慢慢的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我這個朋友為人特別的好,她每次去鎮上,都會買些吃的帶給她的這個小李朋友。小李有什么困難,我的朋友也是傾囊相助。那年,小李的媽媽得了重病,我朋友不僅出錢,在她母親住院期間,和小李一起承擔起照顧她媽媽的責任。
兩年后醫院里又來了一位黃姓醫生,聽說是來掛職的,家里很有背景。
有一次,我朋友發現,她的小李朋友,總是背著她送一些東西給這個黃醫生,一些吃的,用的東西。
慢慢的,她們兩個走得更近了,經常一起吃飯,郊游,黃醫生后來調回縣里了,小李也因為和她親近,沒過多久,也調去縣里工作了。
我的朋友感嘆到,:“我對你好,你視而不見,卻對一個能有助于她往上爬的人獻殷勤,這樣的朋友不要也罷。”
而我也親身經歷過一些功利的友誼,那年讀本科,和宿舍一個女生要好,到哪都在一起。讀書的時候,我習慣于早起,我就成為常年幫好朋友買早餐和上課占位置的不二人選。這樣的友誼只是維持在了校園里,畢業后,各奔東西,即使有對方的聯系方式,也沒有在重要節假日聯系過。
或許這樣的交往不能稱之為友誼。
正真的友誼應該就是孩童般的,是一起分享的快樂,一起分擔的幸福。
【無戒365訓練營第二十八篇】180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