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故事|我在魔都擠地鐵

換了新工作,上班才兩個多月,感覺像上了十幾年,無比疲憊。工作壓力是一方面,重點是每天擠地鐵太心累。

之前在市中心上班,每天早晚地鐵來回也就一個小時,現在換到離家較遠的地方,來回至少3.5小時,而且還沒有直達,地鐵要換乘3次,出站后坐公司大巴10分鐘,如果沒有趕上大巴,那就坐兩站公交車。

每天回家就只想葛優躺,感覺體力全部花在路上了。

在魔都擠了兩年的地鐵,除了早高峰在地鐵車廂里很擠很悶外,也遇到過很多小故事。地鐵里發生的事情也是生活的一個縮影,打算和大家分享下這些故事。

(1)單親媽媽 ?

周一晚上大約8點半,加完班回家地鐵上,人多沒座位,我握著正對門的鐵桿站著,到了一站,上來一撥人,面對我站著的大叔突然扭頭大叫:“哎呀,你撞著我腳了。”

我往大叔身后看過去,是一位推著嬰兒車剛上來的婦女,可能人群擁擠,嬰兒車的前輪撞到大叔了。婦女趕緊陪著不是:“剛才不好意思啊。”

大叔壓著一臉怒氣,看著嬰兒車里的寶寶說:“要不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我就罵你了。”

婦女陪著笑:“如果不是他,我也不會撞著你啊。”

大叔扭過臉來,不再說話,往旁邊挪開了。

那一秒,我覺得氣氛有點尷尬,也感覺到了婦女臉上的尷尬。看著嬰兒車里的小寶寶正在手舞足蹈,甚是可愛。

于是問了一句:“寶寶幾個月啦?”

婦女看我比較熱情,往我身邊挪了挪,和我一起抓著鐵桿:“不到三個月,80天啦。”

“長得挺好的,胖乎乎的,看著都不像3個月的孩子。”旁邊的一個女乘客加入了聊天。

“沒有啦,他還好,不是很胖,平時給他喝羊奶,可能營養還不錯。”婦女一邊逗著孩子一邊答著。

小寶寶特別愛笑,一直很開心的笑著,時不時好奇的到處張望。旁邊的一對年輕夫妻乘客也加入了聊天和逗娃。

我仔細觀察了下這個婦女,年紀大概35左右,穿著過時的衣服,身上背著一個大雙肩背包,手臂上還掛著一個拎包。臉上流露著倦容,可能經歷了太多生活的滄桑,看著有點顯老。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熱鬧的話題,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聊著,我從聊天中,大概知道了她的一些信息,她是單親媽媽,自己一個人一邊工作一邊帶娃,現在地鐵要回住處,上海郊區的一個住處,還要乘坐40多分鐘到站,從娃出生8個月就開始帶著他全國到處跑,自己沒有奶水,給他喝牛奶和羊奶。孩子養的比較潑辣,適應環境能力很強,所以還算省心一點。

聊著聊著,婦女有點傷感,說自己生活太累太辛苦,娘倆相依為命,如果不是孩子,自己都覺得活著沒啥希望,也不知道苦日子啥時候到頭。說完這些,眾人紛紛安慰她:日子總歸是會越來越好的,耐心等孩子慢慢長大。

很快我就到站了,和小寶寶揮手拜拜,下車,并提醒她一句:你后面還有9站,別坐過站了。她回給我一個感激的微笑。


姑娘點評:?

人生都不容易,你覺得自己活得很辛苦的時候,會發現很多人其實比你更辛苦,你的辛苦對于他們來說也許是一種輕松的狀態。所以停止抱怨,努力向前,只是為了以后活得輕松一點。


(2)嘻哈boy?

有一天地鐵上人不算多,我依舊沒有坐到座位(其實我不太愛搶座位,心態也是有就坐沒有就算了),我站在兩排乘客位的中間,抓著鐵桿,旁邊一個穿著寬大衛衣嘻哈裝扮的潮男依靠著鐵桿,以鐵桿為中心,我們兩人并排站著,他在刷著kindle,我在刷著手機。

我們正前面是剛坐到座位上的一個穿著細高跟鞋的黑絲美女,身材很苗條,坐下后和兩邊人的距離各有大約10公分的空隙。也就是往一邊挪下后能留出20公分的距離,但是這個距離最多也就塞得下半個屁股。

地鐵到了一站,車門打開,沖上來三四個人,其中有個大媽眼疾手快的抓著鐵桿跨過我和潮男的腳尖,眼看要踩到我的腳了,我趕緊往后退了一小步,打算讓大媽從我前面過去,結果大媽停住,一個完美轉身,一屁股就往黑絲美女的10公分空隙處坐過去。我被她的這種神操作驚得合不攏嘴,這哪兒坐的下去,這是打算往人家腿上坐嗎?

估計黑絲美女也被驚嚇到了,迅速的站了起來,一邊說著:“你等下,我起來你坐。”一邊讓座,然后閃到我旁邊拉著吊環站著。大媽一臉得意的坐下,然后呲牙笑著招呼自己的同伴:“這兒有位置,快過來!”我又一臉驚呆,大媽這是覺得自己搶位成功,讓同伴過來復制剛才的套路再擠一個位置出來?不過她同伴還算比較拎得清,并沒有過來。然后大媽就心安理得的翹著腿瞇著眼了。大媽從上來到坐下全程估計也就幾秒鐘,這速度快的簡直驚人,我想這種體能應該是平時跳廣場舞練出來的吧。

看到搶位風波過去,我低下頭打算繼續刷手機,就在這時,我的左側伸了一個胳膊出來,沒錯,就是我旁邊的嘻哈boy,他朝著大媽方向搖著手比了一個666的手勢。我一直以為他在專心刷kindle,沒想到他也在默默地關注著一切。

我如果不是強忍著笑意,估計都被他逗得在地鐵上哈哈哈了,也不知道大媽看到沒,就算看到了估計也不太懂這什么意思吧。

姑娘點評:?

年紀大了并不代表成熟明事理了,僅僅只是歲數大了。

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你得學會尊重別人。

生活有時候就是一地雞毛,遇到狗血的事情,還是要有點嘻哈的態度。

(3)江湖大媽

如果說地鐵車廂是一個小江湖,那么大媽們一定是這江湖里的頂級高手,令人聞風喪膽。除了上文中我遇到的大媽外,我還遇到過其他四類大媽。

大媽一號

此大媽練的是光速推力功,內力極其深厚,擅長招式是降龍十八掌。我和她偶遇在某一天早高峰時段,平時7點半前出門的我,那天出門晚了一點,到地鐵站時正好卡在了7點40-50的時間段,人多的超出想象,每一節車廂都感覺要擠爆門。

我排隊等著地鐵進站,大媽排在我前面,半分鐘后,地鐵哐哐哐的進站了,透過車窗看到黑壓壓的一片腦袋,看到此情景我心想:壞了,這一趟不一定能擠上去,估計要多等一趟了。

等地鐵慢慢停穩,車門打開,果然人已經多到把門擋的嚴嚴實實,不留一點縫隙,而且也沒有人下車。和我預料的一樣,我根本就不可能擠上去,確實要等下一趟了。就在我內心已經打算放棄這趟車時,我前面的大媽突然后退半步,擼起袖子,跨出一大步,整個前半身猛扎入車廂人群,同時伴隨著一聲“誒呀”,雙手鉚足勁兒往前一推,剛才還被堵得嚴實的人群就在抱怨和叫罵聲中多出了小半平米。大媽一躍閃進了人群,我來不及思考,也趕緊跟隨大媽的腳步貓著腰貼了上去,前后過程不過5秒鐘。但為我節約了等地鐵的5分鐘。

看來擠地鐵這事兒還是不得不服大媽,從此我的擠地鐵生涯又多了一條人生經驗:自己沒(擠地鐵的)本事,那就跟對人,借力而上。對,跟著身強力壯的大媽準沒錯。

大媽二號

這個大媽練的是軟骨功,所謂肉上漂。也是我在早高峰時間遇到的,其實我挺搞不懂,有些大媽們既不上班又不帶孫子的,天天起那么早和上班族搶地鐵干啥,難不成坐幾站地鐵去買菜?

那天人也是蠻多,我站在一個座位前面,面對著乘客,一手拉著吊環,另一手在刷手機,漸漸地感覺后背上有個無形的壓力壓過來,我想著可能是人多太擠,被懟著了。也沒多想,于是身體往前傾了傾,大概傾斜了30度角吧,然后用力且吃力的抓著吊環,怕一松手人撐不住撲到座位上的乘客身上。想著堅持三分鐘,到站后有人下車就好一點了,果然我還是too young too simple,到下一站后,確實有人下車了,沒有之前那么擠,但是我身后的重量并沒有減少,我本人比較瘦弱,可能有點體力不支,反而感覺身后越來越重了。我慢慢扭頭看了一眼身后,整個人驚呆了。后面人確實多,但是并沒有擠到人貼人的地步,還是有點安全距離的。我背后有壓力是因為我背著一個大媽!一個矮胖大媽,身高也就剛過我肩吧,她居然背靠著我后背然后兩手抱著手機悠閑刷微信群聊天記錄。不對,不是背靠,她應該是向后躺在我背上。

為了證實我的猜想是對的,我打算抽身試試,正好旁邊一個乘客快到站,往門口位置挪動,我身邊有了一塊空地,我火速的抽身移過去。如果不是人多,我身后的大媽差點兒一屁股坐在地上,她往下跌的時候順手抓住了一個小伙胳膊,引發了人群一陣小騷動,她自己其實心知肚明,站直后自己騰出一個手去抓鐵桿了。

這個過程證實了她剛才的確是躺在我身上,我簡直又驚又氣。剛才我的突然抽身也算是給她的一個小教訓吧。

其實類似這種揩油事件我在地鐵上遇到過兩次,除了大媽這次,還遇到過一個二十幾歲的男人,我一只手抓著鐵桿扶手,他竟然厚顏無恥的把兩只胳膊擱在我的手臂上玩手機,我憤怒的抽掉手臂,狠狠瞪著他,他默默的移到人群中,不敢直視我。這種情況嚴重點看其實可以稱之為性騷擾了,妹紙們平時坐地鐵還是多注意,一不留神就會遇到渣渣。

大媽三號

3號大媽也不是常人,練的應該是厚臉皮功力,每練一次,臉皮又能增厚一層。有次在地鐵上聽到不遠處有吵架聲,因為人太多,我看不到人,只能根據聲音大概判斷離我3米左右,一個大媽尖銳的聲音在吆喝:你叫什么叫,不就是撞了你一下,踩到了嗎?有什么好叫的,嬌氣!

剛開始我以為只有大媽的聲音。后來在嘈雜的聲音里聽到了一個弱弱的年輕女聲和她爭辯:你撞到我了還這么理直氣壯啊。

大媽:撞到又怎樣,你們這種年輕人都不給老年人讓個座,我站不穩,撞下你踩下你又能怎樣,看你戴個眼鏡,還在那兒假裝斯文。碰一下就叫喚,裝柔弱,裝清高吶,那你不要擠地鐵啊,有錢就去打車呀。

年輕女子:你怎么這樣說話啊,你這是人身攻擊。

大媽:公雞?我還母雞喲!

大媽話音一落,引起周圍一片嘲笑聲,大媽并不自知,還以為大家覺得她說的在理,越說越來勁了。車到站,我看到人群中一個戴著眼鏡瘦小的短發姑娘,憋紅著臉擠下車了,估計就是剛才被大媽嗆的姑娘,無法忍受大媽的言語,提前下車了。

對于這種大媽,我只有一句話要說:大媽,我是賣人體器官的,請問您要臉么?

大媽四號

吐槽了這么久大媽,終于可以寫點正能量的了。四號大媽不是一個人,應該算是一個大媽天團,和偶像天團一樣,值得大家為她們打call,她們和前面幾個練功的大媽不同,她們是修仙。在地鐵上遇到她們的時候大約有5人,頭發花白或者全白,年紀大約65-70歲。應該是聚會才結束,互相之間稱呼老師,可能是某個大學的退休教授們,上車后只有3個空位,互相禮讓對方坐。有年輕人給她們讓座,她們也感激的推辭了,說年輕人上班比較辛苦,她們站站沒事的,也沒幾站就到。

重點來了,那時候小程序剛上線三四個月,知道的人群并不多,她們竟然在一起討論小程序使用起來比APP更方便,有兩人不知道小程序是什么,其中一個大媽為她們認真的解答,還演示自己微信中的小程序給她們看,大家臉上洋溢著分享新事物的喜悅。事后我問我媽知道小程序是什么嗎,我媽說她這是第一次聽到,我敢說當時不是互聯網公司的人,可能很多都不知道小程序吧,可想而知老太太們有多潮流了。很快其中一個到站了,和其他人道別,還說了下周聚會前和誰約伴一塊去。

當時我就覺得這樣真好,等我老了也要這樣,每周還能和志同道合的老友們聚聚,喝喝茶賞賞景聊聊新事物。這才是歲月靜好呀。

姑娘點評:?

不管活到多大歲數都不要輕易放棄自己,請優雅的老下去。

有時候地鐵不僅僅是一個交通工具,還是人生百態的承載體。帶著一種生活的旁觀者心態,擠地鐵就沒有那么枯燥無趣了。

擠地鐵指南?

關于擠地鐵的姿勢,我想給幾點建議:

1、如果不是特別趕時間,可以反向坐一兩站,再換成自己目的地方向的地鐵,這樣可能人會少一點,沒有那么擠。

2、路程不長,只有兩三站那就不要擠到里面去,離門近一點站著,方便下車。

3、站數比較多,可以往中間走走,一般來說,中間相對較空,千萬不要站在門口處,人來人往很麻煩。

4、選擇站的人盡量不要挑選在睡覺的人前面,一般這種人坐的路程比較遠,你可能在他面前要站很久。

5、如果你比較外向的話,可以問一下坐著的人哪一站下車,這樣可以快速選出路程較短的人,站在他面前等著即可。

6、盡量不要挨著小孩子旁邊站或者坐,小孩子比較吵鬧,也愛動,腳容易踢到你的包包或者衣服。

7、夏季擠地鐵不要挨著男性多的地方站,一是以防咸豬手,二是個子比你高,容易聞到他腋下的汗臭味。

8、如果有包(手機)可以一只手把包(手機)抱在胸前,至少有個安全空間,要不被擠得和別人緊緊貼在一起感覺會很詭異。

9、離穿鉚釘鞋背鉚釘包的人遠一點,除非你不怕被扎到。

10、盡量早睡早起,避開早高峰時間擠地鐵。

我的心愿是以后不用每天早起擠地鐵!

- END -

何以解憂

唯有暴富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