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兒子在公園喂鴿子。
1
小朋友很多,都是家長帶著來和鴿子玩兒。我觀察了一會兒,發現小朋友都是撒一把玉米粒,然后就站著,等鴿子來吃。他們站得太近,鴿子自然不敢來,有一些膽兒肥,湊近啄幾口,說時遲那時快,喂鴿子的小朋友一個餓虎撲食就要把鴿子給撲住。
這些顯然不是家長教給他們的技能,該是本能如此。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說,人類的祖先智人在學會用火之后成了地球上最兇殘的動物,所到之處物種大量滅絕。經過成千上萬年的進化,人類獵捕的本能還深深扎根于軀體最深處,并且在那么小的時候,不用人去教,就會使用最簡單的陷阱和誘捕術。
2
喂鴿子的時候,兒子看到有一只螞蟻,大叫一聲,一腳就踩了上去,我趕緊說別踩。兒子看了我一眼,壓根兒不聽,見沒有踩死又補了一腳,我再次大聲說別踩,緊接著兒子第三腳又踩了上去,我想對他說螞蟻也是一條生命,還沒說出口,已見螞蟻命喪當場。
我記得妻子和我說過一次,說帶兒子去公園玩兒,兒子看見一只螞蟻,一腳就把它踩死了,熊孩子!
是啊,熊孩子,螞蟻好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為什么要踩死它呢?那可是一條活生生的小生命啊!
想到這兒,我又往深想了一層。我阻止兒子踩死螞蟻,是因為它在公園里,好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道為什么,想到這兒我又想起了另外一種動物——蒼蠅。兒子如果要踩死的是一只蒼蠅,我還會想要對他說蒼蠅也是一條生命并且阻止他嗎?大概不會,我反而還會鼓勵他,幫助他,給他加油助威。為什么?因為蒼蠅很討厭,影響我們的生活。于是我又想到,如果有一只螞蟻,出現在家里,出現在廚房的碗里,我還會那么斬釘截鐵地阻止兒子嗎?
我只會對兒子大聲命令,踩死它!
我們把其它動物當作活生生的生命,尊重他們的前提是,它們沒有干擾我們的生活。當我們惡狠狠地拍死一只蒼蠅或者蚊子的時候,雖然他們并沒有比螞蟻低賤到哪里去,但我們并沒有滋生出對螞蟻那樣的同情。
為什么會這樣?說白了,人都是利己的,或者說動物都是利己的。很多時候,當于己不關的人死掉時,我們會同情,也只限于同情;當于己正相關的人死掉時,我們會同情,并且會悲痛。最后一種情況,當出現一個和我們負相關的人時,他干擾我們甚至阻礙破壞我們的生活,這時我們非但不會同情他的不好遭遇,甚至傾向于像拍死一只蒼蠅一樣拍死他。當然,拍死一只蒼蠅不要錢,但是拍死一個人可是要命的事兒,于是人類社會中才慢慢演化出很多人際關系處理攻略,尤其是哲學新門類——辦公室哲學,我們致力于使用各種各樣的招數,目的僅僅在于,如何不動聲色地拍死一只蒼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