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前,我決定開始減肥。起因很簡單,肚皮上的游泳圈已經讓我無法直視。而恰巧在健身房晨跑時,聽樊登老師講書。他講到通過一種少吃面食減少攝入麩質的方式,自己15天瘦了15斤。
這太勵志了!一天瘦一斤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于是我決定嘗試一下。
先說一下我的基本情況,身高150,減肥前體重94斤,體脂率近30%。我的目標是用100天的時間瘦10斤,體脂率22%。這個目標一點都不高,對不對?但對一個一直想要減掉小肚子,但是從來沒有成功的人來說,它是比較靠譜的。
我的減肥是從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開始的。不吃主食,不吃糖品,不喝任何碳酸飲料,多吃蔬菜肉類,為期一周。
從一個喜歡面食、喜歡肉食的食肉族變身為一個吃素,不吃或少吃淀粉的基本素食者。我承認這個過程一開始是痛苦的,尤其是對一個吃嘛嘛香,胃口超好的家伙。
我的方式就是采取釜底抽薪的策略。每天少一點。最先抽掉的是主食。
不吃主食,包括面食、米飯、粥、餅、油條,任何與淀粉有關的食物都屏蔽。每天從自己的餐盤中撤掉這些食物。
于是我發現每天我能吃的東西,就變成了早餐:煮雞蛋、牛奶、豆漿、堅果、水果拼盤、南瓜。午餐:兩盤蔬菜,肉食 ?? 晚餐:依舊是蔬菜,肉食。
這與我之前的飲食完全不同。以往煮雞蛋我是堅決不吃的,但因為減肥需要攝入蛋白質,蛋黃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膽固醇和卵黃素,能改善記憶力。 關鍵是能吃的太少了,雞蛋吃多少都不會胖。于是煮雞蛋就成了我的主食。加之一些其它的淀粉替代品,南瓜、紅薯。這在之前我也是很少吃的。
午餐以蔬菜為主,輔以肉食。肉食用魚肉、雞肉、牛肉、培根替代以往偏愛的多油的五花肉、梅菜扣肉。肉食攝取的量也隨著時間每日遞減。
這樣開始的一個周,我每天都在與饑餓做斗爭。不吃主食,身體很容易就餓了。往往下午三點準時發出信號。為了能讓減肥繼續下去,我準備了紅棗、黃瓜、西紅柿做下午餐補。雖然吃完了沒什么太大的感覺,因為吃多少都沒有飽腹感,但肚子不餓了。我戲言,只要餓不死,就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一周后的減肥效果是怎樣的呢?
我發現我的身體,輕輕松松地在一周內瘦了3斤。自己每天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站到體重計前測一下,體重每天都在掉,很少反彈。
而對我個人來說,有益的是,自從改變了飲食結構,我突然發現自己愛上了雞蛋、蔬菜、以往偏愛的肉食不知不覺的就遠離了。飯吃的也比以往香了,每次吃飯都能體會到蔬菜的清香。以往吃飯為了滿足口欲之歡,吃太多,每次都是吃的痛快,吃后胃脹難受。但現在再也不用擔心腹脹不消化了。吃完跟沒吃一樣,只要慢慢習慣這種感覺就好。
減肥除了控制熱量的攝入,還需要加強身體的新陳代謝的能力。所以,減肥第二周,我加入了跑步、做腹肌訓練的一些運動。
調整飲食后,體脂率從30%將為28.3*%,明顯地肚皮上的贅肉開始變得松弛了,一抓一大把。怎樣將這些脂肪消耗掉,轉化為肌肉?于是我選擇了兩種鍛煉方式。每天慢跑40分鐘,這樣的有氧運動能幫助你消耗掉體內的脂肪。跟隨keep做上30分鐘的腹肌訓練,也能夠幫自己減脂。這兩者并不是每天都做。根據情況選擇一項運動來做就好。主要是為了能持續地堅持,給自己定的目標簡單一些,更容易執行一些。
第二個周剛開始,我發現身體開始變得輕快,柔軟。每次運動完后,身體微微出汗,洗個澡,渾身輕快活力四射,狀態也比原來好太多了。體重計上一踩,基本上每天是按照半斤的速度在減重。目前體重已經掉到90斤的范圍了。相信我的目標很快就會完成。
減肥看起來好像很難,但當你真正的行動起來,以可持續性的眼光來看待減肥這個事情,就發現越是簡單容易操作執行的方法,越容易堅持。
自從開始減肥后,為了控制自己的飲食,我每天都會記錄自己的食譜。雖然,我是拒絕淀粉的。但是也并不是說我絕對一點都不會吃。我的記錄本上,大概每兩天中有一頓會跟攝入淀粉有關,幾個小籠包、幾個蒸餃、1個炸糕......淀粉不是絕對不能吃,要控制,少吃。一旦吃過之后,也不要太有負罪感,不妨加時運動消耗掉它。就這么簡單。這樣,下次再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想想要增加多少運動量。是不是欲望就變得少一些了?
減肥要自律。吃是一項、運動是一項,而它從根本上改變的是你的生活習慣。當你為了減肥,放棄了口欲之歡,讓身體承受痛苦,延緩快樂的到來,它是一項你付出了心力的事業。按照人們常說的投入成本,你已經在這上面投入付出了這么多,怎么會隨意地去踐踏破壞這種成果?
所以,重要的不是你每次都能夠完成你的目標,而是每一次都比之前好一點點,建立一個良性的循環,持續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