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我表妹小雅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讓我幫她參考一下,以她的性格找什么樣的工作更合適。
小雅畢業即將一年了,已經換了5份工作,縱橫五個不同的行業。依然處于迷茫狀態,始終看不清未來的方向。這讓我想起前幾天剛從公司辭職的小華,小華剛進公司的時候人事部的負責人出差沒回來,由我親自面試進來的。
面試過程表現優異,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都非常好。而且在校期間還是學生會宣傳部部長,口才和社交能力也不錯,在校期間也得到過很多鍛煉機會。
我一直覺得他是做銷售的好苗子,所以在他身上投入了很多精力,想把他培養出來,帶領新組建的銷售團隊。
最后還是沒能留下來,不到一個月就提交了辭職申請,臨走時我們聊了一會兒,我說:你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嗎?小華回答:沒有。我說:那你為什么要走?他的一句“我覺得這份工作不太適合我”,盡讓我無言以對。
這幾天的心情就像失戀了一樣低落,公司渴望人才,團隊需要有能力的領導。好不容易發現一支潛力股,關注了很久正準備下手的時候卻跌停板了。
或許我應該慶幸,還好沒有滿倉買進才跌停,正所謂,“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該來的始終會來,躲也躲不過。該走的始終會走,留也留不住。
回想當初,我剛畢業的時候也是這樣,心里沒有明確的方向,走到哪里都是在流浪。簡單的工作感覺沒挑戰性,繁瑣的事務自己又不會。一般行業不想做,高級白領做不了。工資低的看不起,工資高的夠不著。典型的“高不成,低不就”。
跌跌撞撞換了很多行業,才發現自己不屬于那種跨界型人才。一開始什么工作都想去嘗試,到最后都無疾而終。沒有培養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升職加薪都成為幻影。一天過得特別心累卻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每次辭職的理由都是:“哪份工作不適合我”。
每次在網上找工作都會投很多職位,銷售、行政、財務、會計、助理、學徒、等等,不管能不能勝任,只要你在招,我就敢投。如果有面試的機會,能去盡量去,面試完以后再作選擇。上班時間長不長?離家近不近?會不會加班?周末是否雙休?底薪多少?買不買五險一金?有沒有年終獎?
一番權衡利弊之后,怎么感覺沒有一份工作適合我?找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就那么難嗎?
終于有一天,到了捉襟見肘的時候,實在沒有其它辦法,囊中羞澀呀!要不先隨便找個工作混著吧!
人往往都是這樣,越是到了無路可走的時候才發現面前能走的路有很多條,但是每一條都不會那么好走,所以才會固步自封,等待更好的選擇。實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了還是要硬著頭皮走,哪怕前路荊棘叢生,無路可退也只能義無反顧的向前走。走過了最難走的路,才發現遇見了最好的自己。
接下來我去面試的公司就是我現在所在的公司,也是工作時間最長的一份工作。
當時我到公司的時候面試的職位是客戶經理,主要負責開發新客戶和維護老客戶,既是我們公司最底層的職位,也是一個公司最核心的部門。剛開始連在電話里和陌生客戶說兩句話都緊張到不行,到后來開始慢慢預約客戶面談、簽訂銷售合同、組建團隊、開辟新市場、從業務經理、業務主管、部門經理、銷售總監、就這樣一步一步走到現在的位置,現在回頭想想以前走過的路,好像并沒有那么難走。
懶惰是人性的弱點,都想找一份 “事少錢多離家近,權高位重責任輕”的好工作。為什么別人能找到你卻找不到?自己才是問題的核心。
在你的能力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你還有美好的青春年華。何不靜下心來好好學習,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在你的能力和你期望的職位不匹配的時候,你才會覺得工作不適合你。當你有了能力以后你還愁找不到好工作嗎?
這個世界不會去適應任何人,都是人去適應這個世界。工作也不會適應任何人,都是人去適應工作。
假如你遇不到對的工作,那是因為你沒有改掉錯的自己。
當你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的時候,不要總問為什么?
你又不是小孩子,哪來那么多為什么。
作為成年人,應該反躬自省,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