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里,雪夜下的村莊

圖片發自簡書App

出生在祖國最北方的我,對雪最熟悉不過了,并不像南方人那樣對雪充滿著新奇。深秋到初冬,也只是一夜之間。小時候以為我生活的地方是雪來的最早的地方。小孩子期盼著下雪,那個時候并不知道圣誕節和只有在那個晚上才會出現的老頭,只是因為下雪會意味著寒假,還有打雪仗、堆雪人、挖雪洞,然后還有冰燈和雪雕,雖然在我快到二十歲的時候才第一次見到,還是在火車站的廣場。

一個和家里的普通電話,讓我知道昨晚家鄉飄落了今年的第一場雪,這不禁讓我回想起小時候的無憂時光。

我出生的那個村莊,如果長大后知道我如此的懷念,也許我并不會在過去的日子里那么強烈的想去外面的世界。村里的羊腸小道,錯綜復雜,質樸的人們總是洋溢著笑容,就像冬日里的暖陽。

在冬月、臘月的日子里,很冷。一覺醒來,窗子上鋪滿窗花,推開門已是白色的世界,樹上的樹掛和煙囪冒起的炊煙都是這幅畫最美好的點綴。小時候的我們會快速的穿好衣服和鞋,飛速的跑出去,跑進這大自然之中,然后又在平整無缺的雪地上小心翼翼的留下自己小小的腳印,踩出千奇百怪的圖案,就像森林里的小畫家。那時候,誰會知道自己正在為自己書寫美好的記憶呢?

玩瘋了孩子們,總是會忘了回家吃飯,但每個小家伙都不會挨餓,在吃飯的時間點一定會在某個小伙伴的家里飽餐一頓。然后悠哉的走回家,路上總是會到雪較厚的地方踩上幾腳。明明知道鞋子會濕,到家會挨批評,可我們都不會考慮那么多,很輕松的隨意的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小時候的語文作文也少不了對雪的描述,稚嫩的筆觸,歪歪扭扭的字跡,就在那兩頁的方格紙上真實而純粹的訴說著自己對家鄉雪的感受和理解。

雪在記憶里下了一年又一載,雪地上的腳印大了一厘又一寸。

村莊的路慢慢的變寬,村里的人慢慢變老,甚至有的人走著走著就走到了天堂,冬天慢慢變的沒那么冷,村莊里的人們還是那樣愛笑。長大的我在雪夜后的早晨,漸漸的不會再去注意窗花,而是拿起掃帚去清院子里的雪。

再沒有伙伴叫我出去打雪仗、堆雪人、挖雪洞,甚至已經很難見到兒時的玩伴;再沒有人叫我寫關于雪和村莊的作文,并像從前那樣包容你的語句不通;再沒有在別人家吃過晚飯,然后三步跑兩步走的回家……

從前想過一個問題,如果我們不會長大,父母不會變老,親人不會離開,萬物不會榮枯,所有的所有就停在每個人認為最幸福快樂的日子,以后每一天都和這天或這段時間一樣,是不是就不會懷念過去?

突然想起那首《南山南》,和那一句“我在北方的艷陽里大雪紛飛”,好似突然理解了這句歌詞。

遠方是北方,

家鄉在比遠方更遠的地方。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