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將會給我帶來什么?

我是害怕改變的,特別是身邊的人,周圍的環境,大到人生方向。每遇到一次改變,我就變成暴風雨來臨前的鳥兒,惴惴不安,內心充滿恐懼,不知今后將要往哪里飛。回顧過去的十幾年里,每次改變,我都很猶豫不決徘徊不定,又夾雜著后悔和躍躍欲試的復雜心情。

真正說得上是第一次改變的,是高中文理分班。高一下學期,我們班四十幾個人,只有五六個選擇了文科。而我是其中之一。我選文科,一半是老師談話加推薦,一半是自己年幼無知只聽老師的。

當文理分班的結果定下來以后,我很痛苦。因為,這意味著我要離開現在的班集體,去到一個完全陌生的人群。我很喜歡現在的班級和同學,感情深厚,卻不知道去了新班級會不會有這么可愛的小伙伴們,會不會有這么快樂的學習生活。

所以,我心里開始害怕,我去找班主任說,我不要去文科了,我要留在現在的班里。班主任當然是拒絕了我。我不知哪里來的生猛的勇氣,直接跑去校長辦公室,告訴校長,我要撤回學文科的決定,我要學理科。校長問我:理由是什么呢?我說:我理科學的很好,文科可能學不好,那不是影響我的人生嗎?

校長的臉我早就記不清了,但我記得校長說的話:能把理科學好的人,一樣能學好文科。而且已經定好的事,如果大家都反悔了,都來找我改結果,那不是亂了套了嗎?

我不敢據理力爭,何況也沒有理。最終帶著抗拒和痛苦來到了新的文科班,我花了好長時間才適應,而且每次去教室,我都要路過以前的老班級,去看一下那些小伙伴才安心。就像小孩子,看到心愛的玩具還在,才能安心去玩別的。

第一次改變,我抗拒失敗,被迫接受了改變。

但是,從多年后的結果來看,這個改變帶來了更好的結局。如果我選擇了理科,很可能成績不如文科。因為我對高中物理,一個頭兩個大。也幸好我聽從了班主任的判斷,也幸好校長沒有同意我的請求。


第二次算得上重大改變的,是失戀。陷入到一段關系里,即使不那么甜蜜,也還是不想丟掉。那時候,完全沒有現在的決斷,也沒有現在的判斷力。把自己低到塵埃里,也愿意換取一個長久和安穩。因為換一個人,需要等好久,需要重頭再來。但是,我一個閨蜜看出了我的心思:梅梅,其實你已經不愛了,只是你害怕改變,害怕丟掉之前的付出,所以你不敢分手。

當局者迷,局外人清,就是這個意思。最后,我在無數次剖析自己,割肉一樣痛苦地、搖擺不定、跌跌撞撞中結束了那段戀情。這一個被迫而又主動的改變,徹底改變了我自己,或者說,我認清了自己,也找回了自己。因為有了這次勇敢的改變,我才有了現在的幸福。


人一生必然會經歷很多大大小小的改變。許多改變是自己完全主動決定的。更多時候,是客觀條件決定的。人活在世,順應潮流才是正道,逆潮流而起,反而會遍體鱗傷。

眼下的改變,就是要換工作了,離開我呆了三年的公司,去尋找一個完全陌生的可能。正如我人生中每次面臨改變時的態度一樣,我最開始是抗拒的,不滿的。但,考慮到周邊和自己,慢慢的接受了這個事實。

現在,處在改變的漩渦中心,反而特別期待完成這次改變,離開這里,投入到新的環境,新的崗位,甚至新的競爭里,讓我的價值爆發出來。找工作,有許多可以選擇。就像在海邊撿貝殼,直到撿到自己最中意的那一顆,而在撿的過程里,內心充滿期待,也是快樂的。在這個比較和否定的循環里,也有許多有意思的發現。

就像我人生里的每一次改變,都帶來了更好的結局一樣,我也相信并且預感,這次的工作改變,也會給我帶來更好的結果。我一直都相信,肯定有一份工作,在等著我去遇見它,不用強求,不用焦急,在恰到好處時出現,與我攜手成功。

有這么一句老話:樹挪死,人挪活。人,時間久了,動一動,會越有生命力。所以,我也學會了,積極的看待改變,接納改變。把每一次改變看作是一次機會,一個階梯,走向更好的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