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取代人類的地球統治者會是誰?

考究了那么多擇優生存的達爾文演化,最后的最后,消失的可能就是我們自己,而那一天,就是比人類更為智慧更為優秀的群體誕生的時刻。

處于科技前沿的重磅科學家們大多都在抵制無領域邊界的人工智能研究,史蒂芬·霍金也曾聯名一群科技界大佬宣講超人工智能的種種威脅,但人工智能究竟指什么?真的具有動搖人類生存的能力嗎?如果有,那又需要多久?

我們總是把人工智能和電影中的演繹形象聯系起來,機器紀元,超體,太空漫游等等,電影中強烈的科幻感使得我們本能的認為人工智能的侵犯還很遠很遠,但事實上,人工智能是一個極其廣泛的應用領域,無孔不入。

智能手機,電腦軟件,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戰機...一切的科技領域都伴隨著新形式人工智能的誕生。能夠和我們進行溝通的Siri也是時下人工智能的產物,我們可以驚訝的發現,一些科技產品的社會角色已經不僅僅只是輔助和服從,它們漸漸擁有自行分析,自行作業的能力。如果你能留心一下近年科技發展程度,你會發現,到處都在暗示著這么一個新的智能群體的誕生。但關于抵制人工智能發展的風潮對科研界毫不興風浪,科學家們還正熱切地研究著「弱人工智能」到「強人工智能」再到「超人工智能」的進化。

從初期對程序代碼的執著到現今開展的“逆向工程人腦”無不展示著科技更迭的速度。而大波抵制人工智能研究的異聲也正是從“逆向工程人腦”開始的。

具體來說就是將人腦分割成極小的單位,依靠軟件來模擬組建一個3D模型,再將無數的復制單位與電腦進行銜接。如果這個項目能夠完成,我們將得到一個擁有自主學習能力且計算速率儲存空間都無比強大的“超人”,區別于以往依賴代碼進行思考的簡單設備,這種“超人”完全可以自行修改編輯程序,擁有非格式化情緒和思維方式,這種完全碾壓人類的非生物將會是人類生存最大的隱患。

科學設想向來都是匪夷所思的,初了解仿佛是完全陌生且遙遠的世界。但現在,科學家們一一警備,如同已臨大敵,那么這一切離我們還有多遠?

我們對于科技發展的預測都是不那么準確的。當我們考慮未來一百年內的發展時,總是習慣參照過去一百年的進程。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這種類比方法毫無依據。

假設你邀請兩百年前的朋友A來這個時代做客,那么面對天上會飛行能載人的巨大鐵風箏,地面上不斷吞人吐人的長方形怪物,一個黑乎乎方寸之間卻能發出亮光和聲音的重物,三四分鐘就能使水沸騰的大茶壺,恐怕他這一趟旅程并不會很開心,反而焦慮甚至恐慌。更別提,你需要和他解釋粒子對撞機,狹義相對論,核彈原子彈,紅外線探測儀,不難想象到,這二百年的差距讓你們成為仿佛不同星球的智慧體。

但如果這位兩百年前的朋友A同樣邀請了于他來說兩百年前的朋友B,那么B一定不會有什么慌張,不過是路上多了些跑的很快的車,居住的房屋高度他見所未見。而若非要令前人感到不可思議,A恐怕得尋幾個遠古人,來看一看能住人的泥瓦方正大東西,看一看描畫著密密麻麻黑色畫符的薄薄白色怪葉子,感受一下無法切身體會的成型的文化。

通過這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科技的進步并不是呈線性增長,甚至連指數都不止,而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間點,可能就是科技進度近乎垂直的風水嶺。此去幾十年甚至十幾年的世界都將刷新我們的科技認知底線,面對可能2040年就將面目全非的世界,還用過往經驗來預測進度未免太過不準確。至今為止,我們剛剛能夠模擬出1毫米長的扁蟲大腦,這個大腦含有302個神經元,而于人類大腦來說,這個數量是1000億。但按照對未來科技進度的預測,我們很快就能模擬出螞蟻的大腦,再之后是兔子,再之后恐怕就直接是人腦。

這并非什么駭人聽聞的猜測,過去我們用三四十年研究出計算機完全被動的木頭人水平,之后二十年之內,我們優化了它全部功能十萬倍,很難想象,再過十年光景,計算機將幻化成如何神通。

智能的極點是低智能生物很難想象到的,就像我們把智商130的人叫天才,80的叫笨蛋,那么28973的怎么稱呼?是,我們沒有這個概念,所以人工智能的可怕之處就在這里,它的演變人類將完全失去控制能力,成熟的新智能體于人類來說就像是上帝,但這位上帝是否仁慈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但幸好,這一切都還未發生。

阿爾法狗可以四比一完勝李世石圍棋九段,但它無法分辨出一個動物是狗還是貓。電腦每秒運算速度十幾億,但無法讀懂紙頁上的文字,而這一看似簡單的技能,谷歌斥資幾十億美元到現在還是沒有做出來。

人類認為很復雜的微積分,金融分析,概率計算于人工智能來說很簡單,但存在于人類本能的視覺,動態,直覺,情感等計算機處理起來毫無策略可言。

所以還好,我們該防患但所幸不至于戒備。

不過,我想,所有生物非生物的誕生本身就是為了滅絕。

百億年以前,質子中子聚合,它們的消失使萬物有了基本的形式單位。往后幾十億年,單細胞生物分裂,以自我的淘汰換得紛繁的種群。部分海生動物的犧牲進化出陸生和兩棲讓生物向陸地進軍。非智慧動物的演化和更迭,孵化出現今具有高智慧的人類。而生為人類的我們,又將帶著怎樣的使命踏向未來征程?

生物本就是脆弱的,我們見證了太多的瀕危和滅絕,考究了那么多擇優生存的達爾文演化,最后的最后,消失的可能就是我們自己,而那一天,就是比人類更為智慧更為優秀的群體誕生的時刻。

所以,人工智能什么的,不過就是另一個高能文明的到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