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公家事
外公的父親劉佩臣騎著一匹駿馬,奔跑在鄉野之中。此時,已經全身被汗水濕透了。他懷揣著一份家族的希望,更期待著這次能讓他延續子孫的夢想得以實現。
一連生了八個女孩,卻沒有看到一個延續香火的男孩。難道這香火就要從我這輩斷掉了嗎?
偌大一個家業,奮斗了幾輩子才傳到自己手里,絕不能讓這一切在自己手里斷送了。這是老人的心理活動。這次,他就是懷揣著家族的使命,到一個廟里求得了兩個泥娃男孩。這兩個泥娃的手背都塑有一個桃心。廟宇里的老和尚對他說,好好善待那兩個泥娃,他會給你帶來你想要的兒子的。
歲月荏苒,一晃三年過去了,果真外公的媽媽再次懷孕,很快一個天庭飽滿,眉清目秀的男孩降生了!值得說明的是外公出生后,手背上也和那兩個泥娃一樣有一個桃心痣,更證明外公到來的神奇。此刻全家上下歡天喜地,舉家慶祝!我外公的到來,又延續了劉家的香火,也成就了許多的未來的家庭,成功讓這生命之河長流不熄。
再說關于外公父親的事,這是我的父親講給我們聽的。因為外公的父親富甲一方,遠近聞名。一些土匪,就想找到他綁上一票,也好快活享樂一把。
這一天,外公父親正走在路上,因為他平日打扮就相當樸素,沒人會看出他就是那個富家掌門。只見一群土匪樣子的人,騎馬來到他身邊,向他打聽外公父親住在哪里?外公父親看出他們的來意,就向他們指了相反的方向。那些土匪揚長而去,此時此刻,外公父親早已嚇了一身冷汗。慶幸自己逃過一劫!
我的外公,因為是上天賜給劉家的香火,那從廟宇求來的兩個泥娃哥哥,一直被供奉在家里。凡到換季時家人總為他們換上適時的衣服鞋襪。每當給他們換服裝時,卻依稀看到他們穿的鞋子被磨出飛邊,鞋底上還有雞屎!說明,他們在人不注意的時候可能出去了!
記得母親用懷疑的口吻對我們說這些,她還說,在我外公的父親去世時,人們將兩個泥娃放到靈前陪靈,之后出殯回來,將他們他們忘記了,但卻聽到草屋里不時傳出哭泣聲,這時人們才想起那兩個泥娃,待找到時,但見這兩兄弟,滿臉鼻涕眼淚……
這些傳說一直在家族里面流傳著,我就想把這些傳說也一同地寫出來,也是一種對家族的貢獻與紀念吧。
2.外公人稱“劉好辦”
外公來歷不同,做人做事也與平常人不同。凡是鄉親有求于他,他就會想方設法盡力去辦。那些三教九流他也都能接受,沒有誰是他看低或瞧不起的。他的心胸是那么廣大,是我等小字輩學不來的,但也是晚輩們引以為傲的,可謂我等人生引領者!
也許外公來是上天派來的,命硬。他一生娶過三個妻子,都沒有跟他過到頭。所以我出生后就沒有姥姥的記憶。我沒見過姥姥。媽媽的親生母親在她5歲時就去世了,母親還有一個妹妹也僅有3歲,就失去了母親。我的姥姥一共生了一男四女。
后來,外公又娶一房妻子,沒留下子嗣,就去世了。
再后來外公又娶一房妻子,很漂亮,還帶著一個女兒過來。之后又生了二男二女。
但是她也沒能陪伴外公到老。老天爺,人生就是在他的掌控中,所以人真的不能兩全啊!
等到外公執掌家門,整個家,可以說成門庭若市。因為他有八個姐姐,加上親眷家屬,婚后家人孩子要經常來往,還有9個兒女繞于膝下,更是熱熱鬧鬧。家里有良田百畝,需要雇人耕種,他待那些莊稼人就像一家人,好吃的濟著他們吃,好房子大家一起住,根本沒有主仆分別。
我那些姑姥姥家的兒女們,都要經常到我的外公家玩,或長期住在那里。我的三姑姥家僅有一個表姨,就是和母親她們像姐妹一樣一起長大的。說起那個表姨,她婚后生了三個兒子三個女兒,其中一個大兒子上學時被國家選走,學了外語,經常陪國家領導人出國,還和周總理照過相呢,后來他當上了挪威的大使。她的另外一個兒子成了企業家,帶領全村人致富,還是區人大副主任。
3.母親剛強
再說母親小時候的生活吧。母親是那種好思考的人,有頭腦,但是沒能上過學。我問過她,家里這么好的條件怎么竟然讓自己淪落到大字不識的結果?說起這些,母親心里有些難過。她人小力單,沒能沖破過去那種封建枷鎖。于是乎對她自己的孩子說,無論如何也要讓孩子們讀書,不能再像她那樣當睜眼瞎。
由于老輩人的封建思想束縛了這些女孩子。女孩們想讀書,外公就買來書籍,請了先生,想讓女孩們在家里讀書認字。母親的后娘知道這事后,可能她更封建,不想讓女孩們讀書吧,她覺得女孩子還是學些女紅更適合。在外公外出的時候,一把火將書本付之一炬,這把火也泯滅了女孩們學習知識的那份熱情。
沒有書可念,光在屋里學女紅,有多少女孩能不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呢?于是每到春種夏收季節,女孩們就自己組成隊伍參與田間勞動,她們各自擔任不同角色,有的當經理,有的做先生,有的做農工。她們把參與勞動當成了游戲般快樂的事情,雖然辛苦,但也鍛煉了她們的各種能力。像母親在里面的角色就是當經理。她能組織并分配好各自承擔的職責,在整個大家庭也起到不小的影響力,在大忙季節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真是造化弄人,母親在娘家練就的一身本領,卻也用到了婚后的生活里。因為父親從小在他父親強大羽翼保護和叔叔們的呵斥下長大,生性比較柔弱,與母親結婚后,那種柔弱的書生之氣沒啥變化,母親只好以她練就的一身本領上得其位了!
我說女人不要過于剛強,最后受委屈的反而是這剛強性情的女人!
爺爺和外公早已相識,為結連理就將各自兒女撮合在了一起。
母親說,當初她只有17歲,還在父母月的女孩,說要給她介紹男人,只有一張照片,她很害羞,別人給她看相片時,她不好意思看,張手將照片打落在地。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母親,一個年僅十幾歲的女孩,爭不過命運的安排,就將自己一生的命運與一個根本不了解的男孩連在了一起。
無論好壞都由命運來做主吧,她自己不能主宰自己的未來與命運。
未嫁時,聽說男方只有父母和一姐姐。人員清凈,家應該是那種清淡祥和的樣子吧?母親懷揣著一顆單純而期待的心,便開始談婚論嫁了。
一開始,說是要八抬大轎將母親抬到家成親,后來中間人說,路途遙遠,就把這八抬大轎改做兩枚戒指吧。母親娘家應允了。
過得門來,兩枚戒指暫時先給一只了,另一只等到秋后再給。母親雖然心里不快,但已然到了人家,也不好說什么,只是盼望那秋后來臨了!
再說這等待秋后之事,再無蹤影。母親等了,盼了一個又一個秋后也沒等到那枚戒指。從少女等到了白發。
不僅如此,那枚唯一的戒指也是命運不濟,也在婚后第三年被一家人換了糧食,吃了三天便吃掉了。
各位看官,也許你沒看懂,一枚戒指,也算價值不菲了,僅僅五口人三天功夫就能把換得的糧食吃光了?這是鬧了蝗災了吧!
各位不知,我這母親真的到了一個難處之家。原來說好只有四口之家的日子該是十分好過的。卻不料,我的爺爺是這家中之長門,下邊還有四個兄弟,還有四位姑奶奶,一大家人圍繞著太爺,太奶。真真又是一個龐大家族!這個家當時都在一個院里住,吃飯都在一起吃,我的母親作為長門孫媳婦,哪里有她的位置呀?只有埋頭苦干的份了。
因為母親出身大戶人家,懂得太多禮儀,更加害苦了母親。你會說,懂得禮儀也會害人嗎?這要說何種環境下懂禮儀會更好一些了。
因為母親輩分小,懂禮儀,十幾歲的女孩子每天早早起床,分別到各個房內,將尿桶倒掉,刷洗干凈,還要燒兩大鍋開水,為長輩們倒好洗臉,漱口水……
這個人家原本平常人家,并不懂這些禮儀,這次可讓他們體驗了一把被尊重,被優待的感覺!
做好這些,還沒完就是后面的幾餐飯菜了,一直累的母親直不起腰來。
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來自一個大戶人家,那是一個溫暖,雖說沒有母親呵護,但有姥姥照顧,還是相當幸福的。但來到一個新家,舉目無親,眼前呈現的那一雙雙挑剔的眼光,縱有三頭六臂也難以應付這樣的環境。想起來都讓人為母親流淚!
是的,母親太難了!父親又是長門長子,小輩份,加上性情懦弱,受各個長輩管束,要挾,而不敢出聲。爺爺雖是掌門人,卻終以大局為重,不敢有稍微的遷就與照顧!
就是這種環境,母親欲哭無淚。只能默默承受!那份重任是要將一個女孩子壓垮的呀!
母親在重重壓力下,不斷成長著,十幾年時光之后,她膝下已經有了兩男四女,她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孩子身上,也許她期待著孩子們長大成人,一切都會好起來吧?幾個孩子成了她新生命的延續與希望。這幾個孩子都由母親一手帶大,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孩子她都疼,只是對兩個兒子更甚重一些。
這期間,家族出現改制,由大家庭分成一個個小家。開始各自為政,我們的家也由原來的住宅搬了出來,那些房屋家產歸了最小的爺爺,并說好父母由他活著養,死了葬。
但是真到老人歸西的時候,那位小爺門下家產已經沒有多少,還是由哥幾個幫他一起辦了老人的后事。
母親一直在家族的重壓下生存,性情上也有了些許的改變。她在抗爭,也盡全力把家的重任扛起來。
首先要滿足嗷嗷待哺的八張嘴,讓孩子都能在四季有衣服鞋襪穿。
日子艱難也要將這幾個孩子拉扯大!這是母親的信念。
母親害怕孩子白天受委屈,都是利用晚上孩子熟睡時,做一些針線活。
一天,母親在煤油燈下做活,太累了,就睡著了。待她睜開眼時,母親嚇出一身冷汗。整個窗戶上的紙全被燒光了,母親身邊還有一堆做被褥的棉花,但火沒有連上棉花,全家人幸免于難!母親慶幸老天的庇護,馬上起身打了漿糊,將窗戶糊好,任何人都不知道,這家人的這場幸免于難的經歷。
4.賬本記載著爺爺的慈悲
人善人欺天不欺,
人惡不怕天不怕,
善惡到頭終有報,
舉頭三尺有神明。
爺爺去世前,拿出一本賬。從這個賬本里,我看到了爺爺的責任和擔當,他把損失留給自己,把利益讓給他人,這是多么大的慈悲和胸懷!也許這是爺爺內心深處潛在的能量,也許沒人能理解這種被世人看做傻瓜的事情,但是爺爺做到了,他沒有急著讓兄弟們償還這些帳款,獨自承受著這些重壓,甚至波及到他的子孫都承受了那份重負!
最后爺爺還是將這個賬本傳遞給了兒子。他知道以兒子媳婦的忠厚,是不會去找他的兄弟們討債的。
也許爺爺只是留了一個保護他的子孫的意識吧!他害怕那些兄弟欺負他唯一的過于忠厚的兒子。
這本帳是爺爺替那些兄弟還賬的字據。說白了,就是那些兄弟欠爺爺的賬款。
這時,父母才明白,難怪這些年一年到頭辛苦種田,每到收獲的時候,爺爺總是將大部分糧食運出去。原來他在替他的兄弟們償還賬款。此時,爺爺之所以拿出這本帳,是想讓兒子一家能安穩度日,免得被人找上麻煩。
可是,這本帳并沒給這個家帶來幸運,反而讓那些不可一世的同族兄弟幾乎反目!
那日,是奶奶駕鶴西去出殯后,同族兄弟們都聚在父母那里。父親不知出于何意,不合時宜地將賬本拿了出來。也許他想在這個人齊的日子將這個事情讓那些兄弟們明白一下,平日很少有這樣聚會整齊的時候。再說父親也沒有召集他們的機會和能力吧?
剛拿出賬本,還沒說出原委,只見那父親的叔伯四弟,搶先將賬本拿在手里,說我看看。待翻看之后,不問三七二十一,刷刷將賬本撕了粉碎。他知道千年的字據會說話,我撕掉了這字據也就沒了說話的證據了!
這就是焚毀證據的家族第一案,全家人也就不歡而散,此賬本風波算告一段落吧!父母當然心存不快了。
而那撕掉賬本之人,以為心病已去,鬧個心滿意足,不亦樂乎了。
怎奈,上天有眼,行善之家必有余慶,行惡之人必有余殃。過了幾年,那撕賬本之人,不幸葬于車輪之下,血肉模糊,連原型都找不回來了。不敢說這是老天在掌控這人間天地之事,卻也有因果在里面運行。千萬不能做這虧心之事!
再說那父親的叔伯四弟為何那樣膽大包天撕毀賬本?他感覺自己不可一世。他曾經給人打工,學到了真本領,并懂得了所有來龍去脈,也有了獨自創業的資本。于是他從原廠辭職自己組建了同樣的企業。一路順風順水,手頭有了錢,就有些飄飄然了。人說,上帝要想毀滅一個人,先要讓他瘋狂,瘋狂后就要讓其承受惡果了!
這事老天竟然還在繼續追蹤中,一雙大手定要將這所有債一次性償還!再說父親那四弟離世之后將企業歸由他的侄子打理。那侄子也曾輝煌了一段時光。之后,債臺高筑,已經不能維持下去,連住宅都變賣了。正所謂欠下的債遲早是要償還的。
5.我們終將遇見愛與孤獨
剛剛看了德芬老師新書簽售會分享,她的新書就是如上小題。許多人都去參加了。我沒能去。我不知道有這個活動,但即使知道了依然不見得去。這由我的性格決定。一般是不是十分要緊的事情我都不會行動。
但是德芬老師的書籍,還有她的心靈學院給了我太多力量。也許我本來就有自我的那種能量,在她的鼓勵下,更加變本加厲了!
今天寫到爺爺時,我落淚了。我從祖輩身上承受了那種大愛,責任擔當,那種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利益讓給他人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會像他們那樣,將這種愛和慈悲傳遞下去。像他們那樣給予,拯救,慈愛,奉獻,達到他們那樣施與授的境界。
我從爺爺和外公身上得到了能量的支持,我的一切從他們那里得到傳遞,我在接納祖輩傳遞給我的一切!
我不知道自己的自以為是,怡然自得是否正確,但我讓自己非常自信!我想這份自信完全來源于我的祖先!自從我有能力做自己的時候,我就給了自己一定的自信心。無論對錯,我都接納自己!承蒙宇宙,上蒼關愛,是她們讓我的生活由我做主,心隨所愿!是不是有點夸張了?是吧!反正,只要我想成為什么樣,不是他人說了算。即使我身上再多不足,還是有許多朋友在我身邊不肯離開,因為我們相互珍惜!還有父母,公婆,老公,兒子,孫子,朋友等等。
但是德芬老師說,我們終將會遇到愛與孤獨。也許德芬老師遇到的愛太多吧?人生應該有個定數的,太多的愛,都沒能承載了她,證明她的難以承載。好吧,那就接納那份孤獨吧!人生哪有那么多能夠承載你的船只。
愿那命運的船只承載著我所有的夢想,與我祖輩所有的期望,乘風破浪,駛向美好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