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不知不覺,白露了,天氣漸次展現出秋高氣爽的磅礴氣勢,沒有了春的青澀和懵懂,沒有了夏的焦躁和不安,天地萬物,都在為秋后的豐收書寫著最圓滿的答案。
此刻,天地、空氣、草木呈現出的是一片寧靜與澄明,人心也隨之漸漸沉靜下來。
白露,是秋季第三個節氣,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天的露水。
進入了白露節氣,夏日殘留的暑氣逐漸消失,天氣漸涼,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葉面上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這也是“白露”的又一個名由。
“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氣溫下降速度自此加快了。
“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兼霞蒼蒼,白露為霜”。白露,多么美麗瑩潤的詞匯!它纖塵不染,生動而又豐盈,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它提醒我們要學會珍惜,珍惜露珠一般短暫的人生……
也許,只有經歷了春天的恣意爛漫,夏日的熱烈追求,才可以深切感悟秋天的簡約練達,才可以明白四季的起承轉合,才可以頓悟:蹉跎歲月,唯有走過才會懂得;萬法自然,唯有洞察才會敬畏。
像一道涇渭分明的藩籬,白露把夏天和秋天徹底分開,毫不拖泥帶水,如同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最后告別。白露節氣,也在提醒我們,只有善待每一次的緣分,才不會辜負命中注定的相逢。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白露節氣暈染的古典之美,那么熨帖、那么鄉土,讓人眼含清淚,心生熱愛。
當鳥鳴喚醒黎明,每一處青草的葉尖和花瓣上,都綴著晶瑩的露珠,就像一滴滴晶瑩通透的念想;這樣的時節,一個人走在豐腴靜謐的田野,看莊稼成熟百草結籽,該是多么幸福和滿足;不妨于斜陽淡照的黃昏,走進一片日見稀疏的樹林,沐浴一場落葉繽紛,感受一份從容灑脫、靜美和安然。
春華秋實,四季更迭。惟愿時光靜好,幸福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