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14【SEL踐行案例——砸西瓜】

#成為SEL父母 ,陪孩子一起成長#

【砸西瓜】

周日上午,我在APP上下單買了一個16.8元的麒麟瓜,放在餐廳的角落里,打算留到下午或晚上,全家人一起吃。然后,我就去廚房準備午餐了。

正忙著的我,聽到站在餐桌邊的亮亮說:“媽媽,看我,哎呦……”

于是,我轉過身去,看到了地上砸成兩半的西瓜,還有尷尬的亮亮。

亮亮想解釋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想證明自己有足夠的力量把西瓜抱到餐桌上。

我有些生氣地看著亮亮,那一刻,我接受不了他的任何解釋。因為我特地為全家人準備的西瓜被他砸爛了!

這時,亮亮一邊拿紙巾擦拭地板上的西瓜汁,一邊問我該怎么辦?

當時,我的情緒又生氣又沮喪,但是理智腦還在線,它告訴我不要吵架,所以我生氣地回了一句,我也不知道!然后,我就轉過身去,繼續準備午餐。

同時,我又開始擔心,不知道亮亮會處理得怎么樣。于是,我再次轉過身去。就在這時,亮亮把90元錢放到了我身邊的臺面上。

看到亮亮主動拿出他的零花錢表示賠償,我真的有些吃驚,同時,也感覺到怒氣消散了不少。

我告訴亮亮,這個西瓜是16.8元,我收下20元即可,剩下的錢,請他收回去就好!

然后,我們各自收好錢,亮亮繼續擦拭地上的西瓜汁,我也主動幫忙把地上的西瓜撿起來。

亮亮提議,砸開又沒有弄臟的那部分西瓜可以用小美做西瓜汁,以此減少浪費。

我欣然接受了這個提議,準備立馬開榨西瓜汁。

突然,客廳里傳來了亮亮的哭喊聲。原來,他蹲在地上擦完西瓜汁,起身的時候,后腦勺撞到了餐桌上。

亮亮委屈地哭了起來,我有些心疼地攬他入懷,輕聲安慰道:“鐵頭功好久沒用了,是不是不習慣了?”

(小時候,亮亮常常會發生撞頭事故,那時候,亮爸會打趣地說,亮亮有鐵頭功,不怕疼的。后來,撞頭的事兒,就會用鐵頭功這個梗來說笑。)

亮亮聽了,更覺得難受了,我趕緊跟著說:“來,媽媽抱抱!”

亮爸聽到哭聲,也過來安慰兒子。我趁機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說給了亮爸聽。我尤其強調了,“亮亮主動賠償我買西瓜的錢”這件事情,目的也是希望通過陳述事實的方式,鼓勵亮亮敢于承擔的勇氣,和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態度。

【 張祎老師說:媽媽的陳述就是幫助一鳴把他運用的SEL技能“面對他人的生氣—道歉,并想辦法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意識化的過程。孩子在事情發生當時并不一定記得周五上的課上說這個時候可以用道歉,有可能模糊的意識中知道可以用道歉的方法,媽媽陳述了一遍,就讓孩子把經驗和技能結合在一起,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景,他就更可能有意識的選擇道歉。】(即幫助孩子看到!也謝謝張祎老師幫我看到!^_^)

很快,亮亮的情緒也平復了下來,他自言自語道:“好久沒用鐵頭功了!”

話說,周五那天,亮亮剛學了SEL二階第1課《了解憤怒和生氣》。

這一課的社會情感技能是:

面對自己的憤怒和生氣:“三不傷害原則”——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傷害物品

面對他人的憤怒和生氣:提醒、陪伴、道歉。

這一課的金句是:

生氣和憤怒也有它們存在的價值,通過正確的表達,建立有邊界的健康人際關系。

現在復盤砸爛西瓜這件事情,我那句生氣的“我不知道”,似乎是在告訴了亮亮,我的邊界。

同時,亮亮似乎也覺察到了這一點,他在面對我的生氣時,通過主動賠償表達了歉意,真好!

【砸西瓜續篇】

因為在群里分享關于砸西瓜的打卡作業,收到了張祎老師的答復:“媽媽的陳述就是幫助一鳴把他運用的SEL技能“面對他人的生氣—道歉,并想辦法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意識化的過程。孩子在事情發生當時并不一定記得周五上的課上說這個時候可以用道歉,有可能模糊的意識中知道可以用道歉的方法,媽媽陳述了一遍,就讓孩子把經驗和技能結合在一起,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景,他就更可能有意識的選擇道歉。”

這份答復也幫我看到了,陳述式鼓勵背后更深層次的作用。于是,晚餐的時候,我告訴亮亮,我把今天砸西瓜時,他給我賠償的事兒作為這次SEL課程的打卡作業分享給了張祎老師。

我說:“亮亮,這次SEL課程里,有面對別人生氣的三種方式:提醒、陪伴和道歉。你主動賠錢給我,就是在向我道歉。看來,你把學到的都用起來了,真好!”(這句話,就是為了幫助亮亮看到他自己的行為,應該就是張祎老師說的,意識層面的強化。)

亮亮聽了很開心,我接著提議,讓他在下周上課時,再與老師好好分享分享這個砸西瓜的故事,亮亮表示贊同。

晚餐后,我去廚房切西瓜,就是上午被亮亮砸開的那個,其中,小半個榨了果汁,大半個放在冰箱里冷藏。

亮亮看到我在切西瓜,又主動說了一句:“媽媽,對不起哦!”

我有些意外,同時,澄清道:“亮亮,你是在為早上砸西瓜的事情道歉么?”【澄清技術之確認】

亮亮說:“是的!”

我說:“好的,我接受道歉!”

這一句對不起,也是亮亮主動表達的。果然,就像張祎老師說的那樣,我的陳述強化了亮亮有意識的選擇道歉。好棒!^_^

【續篇分享后,又收到了來自張祎老師的答復:當孩子不是因為我做錯事了,而感到內疚自責,然后陷入情緒中。而是知道,我能夠主動道歉,是我的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就會因此而獲得能力感。我們二階第9課就是學習道歉,到時候我們可以再繼續探討道歉的方式和意義。】——醍醐灌頂,有意思哈!O(∩_∩)O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