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這功利的世界,這世界承認每一個人的努力
??此段話來自咪蒙的書《我喜歡這功利的世界,這世界承認每一個人的努力》,仔細想想,確實也是如此。不可否認的是,如今,走后門的情況還是少數,大多數情況下,你的成就還是與你的努力程度有關。因此,如果你想獲得一定成就,你就必須得努力。(續:這本書看完再來分享讀后感)
過程與結果
每天起早摸黑,忙忙碌碌,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著重復的生活……你會發現,只會有人問你掙多少錢?卻很少有人問你累不累?開不開心?生活就是這樣,別人只看結果,自己獨撐過程。有時你會覺得莫名的累,身累?心累?但所有的累只能一笑而過……
??上述是一位軍人同學引用網上流行的一段話給我說明了他現在的狀態。一個保衛祖國的人民衛士,尚且有如此心態。更何況在現實中奮斗的奔波的人。想一想,這句話說明了幾個問題,開心與勞累程度。過程與結果。個人感覺,開心與勞累程度看起來有關,但又好似無關。馬斯諾需求層次理論里面說的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如果當一個人從來不滿足于自己獲得的東西。他可能很難享受到開心的時刻。但是,如果當一個人能做到自我實現,我想他一定會很開心的。(站在現在初出茅廬的角度,我認為當一個人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并為之努力的時候,無論勞累與否,他都會感覺開心)。就勞累程度而言,身體上的勞累也許能通過一段時間的休整來解決,心理上的勞累卻很難。當然也不是不可控制。找到自己心理想去做的,調節后影響自己的因素,同樣可以解決。
??過程與結果這個話題也總是被人拿來討論,我也來說說我的見解。其實,當你說出上述那番話的時候,我認為你自己也是非常注重結果的,不過,可能因為某些原因,你未能達到理想的結果。所以,才會失望。反過來想一想,他人哪有那么多時間去關注你的整個過程。別人只能通過你的成果來看看你是否付出過努力。我認為正確的想法應該是:當自己注重結果的同時,不妨總結一下,自己從這個過程中總結到了什么,有沒有可能將它應用到下一次的實踐中去。如是,下一次一定會取得比上一次更好的結果,并不是需要你一次成功,一步登天。總結經驗教訓同樣重要。
補充計劃
??今天在和別人聊天的時候,突然覺得英語和攝影也應該納入自己下一年的計劃中。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是因為在地鐵上與外國友人交談時,幾乎無法說出一句流利的英語。同樣由此想到的是,在互聯網軟件行業,外企和跨國公司同樣非常多,學好英語不僅能擴大你的交流范圍,也許還能拓寬自己的就業面。而學習攝影的計劃來自于旅行,在幾次短暫的旅途中,自己無法拍出自己見到的美景,還是覺得有些遺憾。因此,希望來年能提高自己在這方面的水平,能夠拍出滿意的照片。(當然,一個男生如果能夠幫自己的女朋友拍出美麗的照片確實太加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