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對研修學習筆記2??

這要提到顧遠老師的分享課,他一直致力于教育創新的研究,這次跟我們分享的也是這方面的話題——《教育創新/教育的進化過程/教育新范式》

他首先拋出了常見的關于創造力和創新力的五個常見誤解:

1.創造力和創新力是少數天才才具有的能力嗎?

2.創造力是天生的,后天無法學習?

3.創新是創造全新的東西嗎?

4.創新就是想出一個好的點子嗎?

5.創新一定要高科技嗎?

答案都是否定的:

1.創造力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只要有機會,不論兒童還是成人都能表現出來,多次實驗已驗證。

2.創造力是隨教育年限的升高而降低的,但教師和父母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要鼓勵孩子試錯,要給孩子適當的認可。

3.只要與前人有不同的就是創新。

4.創新不僅僅是一個好的點子,一定要成一個完整的系統設計和投入。就比如,愛迪生發明的電燈并非僅僅電燈,還涉及到整個電力系統的運作。

5.萬物皆可創造,創新力的培養一定要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時光;發現并界定問題是創新的第一步。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顧老師特別強調,教育的目的是讓人成為人,最終的教育目的一定是要讓孩子有和自己、社會、他人和世界相處的能力,充分融入這個世界,接納自己和他人,那么他的各項發展才是完善的,健康的,他在成為一個有活力的生命體的時候才能創造出更多。

既然教育的內容指向有了變化,應當更多指向創造力的培養,那么作為教師和學校方面,我們的教育范式也應當作出改變。以教師作為知識權威的灌輸和學生大量的反復訓練是無意義的。我們就一定要關注有意義的學習,打破和重塑角色關系,要記住,在自由的教育中,學生是一個有無限發展潛能的個體。我們要打破有限的學習時空,對有限資源進行充分利用,也要敢于對一切進行質疑。我們的態度,往往影響著學生的態度,就比如想要學生善于提問,我們自己是首先要做到會提問的。在往后的教學中,應當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和學會質疑,一切都是可以被質疑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