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學PS,結果半年過去了我還只會摳個圖;
我說要看書,結果一個月下來僅讀了三本小說;
我立志要跑步,結果去操場露了三天面后便又開始在宿舍躺尸…
我說這樣不行!我得訓練意志力!于是按照大師所言決定每天晚上冥想五分鐘,結果三天之后敗給了《權力的游戲》——刷劇根本停不下來……
我在各種半途而廢中享受頹廢所帶來的輕松,卻又總會陷入“老是這樣子能成個什么事”的自我懊惱。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道理我都懂,可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我知道成功者一定是能堅持做小事的人。比如羅振宇堅持每天安利一本書,最后成了賣書大咖。做《得到》,當老板,風生水起;彭小六堅持打卡早讀,堅持寫作,最后成了簡書頭牌作家。教人做知識管理,幫人學寫作,名利雙收。
可道理是一回事兒,行動又是另外一回事兒。
三分鐘熱度過后,又是一片心如止水,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慫樣:今天的火鍋太爽了,歌唱的也好嗨,時間不早了,明天再跑步;《權力的游戲》太激動了,讓我用兩天搞定它再接著鍛煉意志力!
誰料到火鍋吃完了還有壽司,壽司消化了還有牛排……好吃的小店那么多,既管不住嘴也邁不開腿。
HBO、FOX、ABC、NBC……太能干,《傲骨賢妻》、《西部世界》各種大片層出不窮,除了盯著手機電腦等更新我別無他法。
于是,一切的自我提升計劃到最后都折在了“這個東西好好吃”、“這個美劇好好看”、“這個動漫好好玩”的縱欲之中。
可緊接著對自我的唾棄又占據上風,新一輪的自我激勵和提升計劃升上日程。然后再墮落再激勵,再墮落再激勵……無限循環,終于感覺身體被掏空。
痛定思痛之后,我發現自己之所以一次又一次放縱自己,是因為覺得事情還沒有達到“最緊急”,還有后路可退,于是不停拖延。
中斷跑步是因為覺得自己還沒胖到無藥可救;中斷讀書是因為覺得日后機會多多。
這就跟寫畢業論文是一樣一樣的。當你有兩個月時間時,你總覺得“不急,還早著呢”。可當只剩下兩天時,你再也找不到借口拖延了——不交稿就畢不了業,畢不了業我爸會廢了我的!
所以,斷掉自己的后路,增強危機感,讓腦中時刻保持著一種諸如“會被廢掉”的絕望感,可以說是提高計劃實施效率的良方。
在自己想喝奶茶吃甜食的時候,不要想著身材還行,而是警告自己:破了一次戒就會次次破戒,就代表前功盡棄,以后會越來越胖,然后好看的衣服穿不下,心儀的男生追不上,人生寂寞如雪。
在自己不想看書的時候,不要想著以后時間多的是,而應該告訴自己:在當今大學生遍地跑的情況下,不持續讀書學習就沒有好點子好創意,就無法取得好機會,無法升職加薪,當別人靠分享知識輕松月入上萬甚至十幾萬時,你熬夜加班還只能掙幾千塊錢,人生真是前途暗淡,了無生趣。
將這些寫在紙上,時刻警醒自己,讓失敗的恐懼壓過想要放縱的欲望,自然就會產生行動力。
最后,以我考研成功的例子來現身說法。當時,我只有兩個選擇,不考研就找工作。可回想大學三年:學渣一枚,宅腐一枚,無榮譽無成績無背景。就這么一個“三無青年”哪家企業會愿意收留?可上了四年學連個差不多點的工作都找不到豈不是要被大家笑話死?
在“考不上就只能去丟人”“考不上就全玩兒完”的巨大壓力之下,那一年中我學的特別賣力,早六晚十,絲毫不敢偷懶懈怠,最后也終于如愿以償。
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多點危機感,多點恐懼感,然后讓自己絕處逢生遇“二春”,獲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