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應該無人不知重慶大廈吧。
在人潮洶涌的尖沙咀,你很容易就會看到大名鼎鼎的重慶大廈。
從地鐵站出來,大量的南亞人和非洲人聚集在大廈周圍,他們或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聊天,或強行將傳單塞進你手中,或倚靠在墻壁百無聊賴看著過街的人群,空氣中也混合著濃郁的香水味。
我曾經兩次闖進重慶大廈。第一次是懷著好奇探險的心態,但剛走進去,就迫不及待走出來。當時一群南亞人聚集在門口,他們毫不掩飾地用眼神打量我們。空氣中的香氣太嗆,我選擇離開。
第二次是因為想找一間茶餐廳,卻走錯路走進重慶大廈。當時已是晚飯時間,印度人操一口流利的粵語招呼我們“吃咖喱”,我們自然是拒絕的。此時一樓空空蕩蕩,大多商鋪已經關門,來來往往都是南亞人,心中升起不安全感,也就拉著朋友走了。
有人會將重慶大廈比喻為“香港少數族裔的九龍城寨”,因為在大廈內約4000個住客中,主要是香港的少數族裔人士、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主的南亞人,和來自不同非洲國家的人。
大廈內公寓房和鋪位分屬920余大小業主,他們多為香港人;但實質的經營者和務工者,則來自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尼日利亞、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等非洲國家。
重慶大廈落成于1961年,由5棟17層的聯體大樓組成。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這里陸陸續續成為西方嬉皮士、背包客、第三世界外來者的聚居地。據資料顯示,曾在大廈投宿的客人已累計來自129個國家和地區的人。
重慶大廈應該是香港鬧市中住宿最低廉的地方了,因此這里龍蛇混雜,各式招攬生意的招牌密密麻麻,空氣中也混合著不同國家的味道。
重慶大廈很紅。因為有王家衛的《重慶森林》,神經質的王菲、傷心的梁朝偉與重慶大廈構成虛幻又無望的生活;又因為有《Lonely Planet》的推薦,鼓勵背包客體會鬧市中的另類地標,香港的另一個側面;還因為一代女神鐘楚紅也曾經在此居住,即使獲得香港小姐第四名后,也沒有搬出重慶大廈。
當然,讓重慶大廈更紅的,是謀殺、強奸、詐騙……這里人員密集、混亂無序、有只眼開只眼閉的灰色地帶。這里的人會有自己的故事,這里也是獵奇者的冒險叢林。
在國際化、精英化的香港,重慶大廈是特異的存在;在兼容并包、多元融合的香港,重慶大廈也是理所當然的存在。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