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和他吵架了,出來陪我喝酒”下班收到好友小敏的短信,問了地址趕了過去。
三杯酒下肚,小敏說出了事情經過。
前天晚上,小敏男友摟著她一起看劇的時候,男友的前女友酒后來電話,看男友默不作聲,小敏感覺不對勁,望向男友便聽見男友說“我和我女朋友在一起”,掛掉電話后,看見小敏立馬沉下的臉,小敏男友安撫道:“這件事,你說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小敏回道“這是你自己的事情,應該是你把它解決好。”
第二天兩人再次見面時,小敏男友表示,他已經拉黑了對方,對于男友的這個做法,小敏還算滿意的,但又擔心那個姑娘再次的打擾,便問道“要是她下次換個手機再打來怎么辦?”。
“她不會再打電話的”小敏男友篤定的說。
“為什么不會。”
“她知道我拉黑她后,肯定不會再打來了。”
“你就這么肯定?”
“她是一個很要強的人,絕對不會再打來了,我比你了解她。”
聽見男友這么為著前女友說話,小敏醋意爆發“你了解她,你們感情那么好,我就是個多余的。”被男友的話刺激到的小敏甩下一句氣話就打車回了家。
這件事情,男生在第一時間說了“我正在陪女友”,也拉黑了女生,并沒有犯大錯,小敏生氣也合乎情理,但這卻是他們談戀愛以來,最大的一次爭吵,因為前任,前任是最敏感的話題。
所以那個醉酒后打電話的姑娘,因一時的情緒失控,傷害了三個人。
大概你也曾因為想念,因為傷心,因為那個愛而不得的人、因為那場有始無終的戀情在深夜里嘆氣。然后你拿起電話,發一條想念的信息,結果便是傷害了所有人。
-02-
我有對同學,兩個人很相愛,但遭到男方父母反對,兩人用盡各種方式來爭取,軟的、硬的、智取、地下游擊戰……最終還是無法獲得父母的同意。堅持了一年多之后,男生為了不讓女生痛苦和為難,就對女生說了分手,女孩子很傷心,哭著跟我說,感覺不會再愛了!
分手后,男生依舊每天發短信問她是否吃好睡好,想見女生的時候就跑去見她擁抱她。而當女生以為他要回頭的時候,他卻依舊堅持分手的決定。
女生感覺自己的精神快要分裂了,終于有一天對著男孩子吼道:“你這算什么?既然決定不在一起了為何還關心我,既然要關心我為什么不敢光明正大!你是不是要把我逼瘋!”
很多人分手后因為心里依舊放不下對方,或者擔心對方過得不好,或者害怕某一天對方真的把自己放下了、遺忘了,所以一直忍不住想去關心她,于是依舊扮演著情侶的角色噓寒問暖,殊不知這才是對她最大的折磨。
-03-
我自己也有這種時刻,和談了三年的初戀分手后,也曾有想要聯絡他,或許是在一個想起他的深夜,或許是看了一部跟我們戀愛經歷相似的青春電影,但是最終,我只會在悄悄關注里面,點開他的微博,看看他最近的生活,不評論、不打擾,僅此而已,僅此就足夠。
不打擾,才是最后的溫柔。
當初分手的原因還是存在,一時沖動的聯絡,要么對方會覺得被打擾,要么和好了再因為當初的原因分手,兜兜轉轉又回到了終點。
如果不確定能解決分手的問題,就別在小酌幾杯后壯著膽兒去聯系、別在傷感的時候嘆惜那場有始無終的戀情。
別在深夜里矯情,就算矯情也千萬別輕易做決定,每一個讓你悸動的晚上,你做出的那些決定也沒有多少理智可言,睡一覺就能緩解的情緒,何必為難對方也懲罰自己。
-04-
分手就分手了,瀟灑地離開,不回頭,不打擾別人,也放過了自己。
哪怕相互虧欠,也不再藕斷絲連。
渡邊淳一在《分手的形式》一文中說:如果一定要離別,那就要離得干凈漂亮。
事實上,離得干凈漂亮,是對自己當初分開決定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現任的最大溫柔。
對于前任:愿勿相見,勿擾,勿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