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掀起的一場革命

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各種已有的和將有的革命,目前分為三類:

1. 區塊鏈1.0 —— 貨幣(貨幣轉移、匯兌和支付系統);

2. 區塊鏈2.0 —— 合約(在經濟、市場、金融全方面的應用。其可延伸內涵遠比簡單的現金轉移要廣的多,如股票、債券、期貨、貸款、按揭、產權、智能資產和智能合約);

3. 區塊鏈3.0 —— 超越貨幣、金融、市場之外的區塊鏈應用,特別是在政府、健康、科學、文學、文化和藝術等領域。

區塊鏈技術引爆的革命中,解決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 —— 信用問題。

在目前的信息互聯網環境下,數據所有權現在是錯配的。海量數據是由每一個參與主體產生的,尤其是在微信這樣的軟件上。但大數據的所有權屬于每一個參與主體嗎?參與主體可以管控自己的大數據嗎?答案也是否定的。尤其是2016年初發生了一件惡劣的事情——“百度賣吧”事件。在百度上形成一個“吧”產生的數據、資源的所有權應該歸屬于用戶,這其中包括“吧主”也是由參與用戶選舉產生的。但是,百度卻能將產生的大數據效益公開出售!

同樣,在微信上我們每天能產生多少數據?我們每天產生的社交、交易數據本應該是完全屬于產生者每一個人的。如果按互聯網共享、平等、透明的精神,這種大數據產生的是一種“全球性的信用資源”。

區塊鏈的出現為這一問題的解決帶來了曙光。

區塊鏈不是一種單一的技術,而是多種技術整合的結果,包括密碼學、經濟學、數學、貨幣學、網絡科學等。這些技術以特定方式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新的去中心化數據記錄與存儲體系,并給存儲數據的區塊打上時間戳使其形成一個連續的、前后關聯的誠實數據記錄存儲結構,最終目的是建立一個保證誠實的數據系統,可將其稱為能夠保證系統誠實的分布式數據庫。在這個系統中,只有系統本身是值得信任的,所以數據記錄、存儲與更新規則是為建立人們對區塊鏈系統的信任而設計。誠實意味著系統可以被信任,正是商業活動和應用推廣的前提,所以目前區塊鏈技術已經被許多領域主流機構看中并深入研究。

區塊鏈的第一個產品:比特幣的區塊鏈是靠消耗計算資源給全網作證,重新建立信用體系。

暢想一下未來,比如說原來你的出生證、房產證、婚姻證等,需要政府備書,好像政府才能承認。但一旦跨國,你就會遇到很多麻煩,包括合同。跨國以后合同可能就不能被承認了,或者無法執行。整個傳統的信用執行系統成本非常高。這些成本都攤在了我們每個人的身上。但是,如果全網公證幫你證明,幾乎無法作假。將來大家公證一件事情,比如公證你們的夫妻關系,一下子就會成為全網的事實,修改的話幾乎是不可能的了,除非到全網的礦工那里去修改,成本高到無法接受。

在區塊鏈世界,每個人自己產生的大數據都不可篡改,私鑰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中,每個人都掌握著自己大數據的所有權。

在將來你需要向銀行貸款時,只要提供自己的公鑰和私鑰給全球任何一家銀行,根據大數據的分析就可以得出貸款人的信用情況,這就可以讓每個人通過大數據+區塊鏈獲得全球信用。

我相信,區塊鏈革命不止到3.0,隨著蓮塘效應,更會引爆4.0,5.0等等技術革命,終將指引人們從目前的信息互聯網時代過度到價值互聯網時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