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月前,因取完錢忘記把銀行卡收回,兩個小時跑去他行ATM機發現卡已不在,以為被別人拿走,立馬電話口頭掛失,在5天有效期內我聯系了吞卡所在銀行,卻告知卡片長時間不操作,會自動被ATM取卡機吞沒,確定是銀行工作人員取走了后,也就沒急著去領卡。
第一次有時間了,拿著身份證去取卡,沒成功,需要發卡行的領卡證明。因時間問題,沒有及時去把打證明,一拖再拖到了今天第35個工作日,我拿著證明去領卡,還是沒成功,因吞卡領卡期限最后一天了,卡片要上繳銷毀,只能進行掛失補卡。
當時郁悶極了,站在窗口傻楞了一會兒,心想卡片還完整無缺在你們銀行,發卡行的證明也有,問題應該好解決。于是找個地方坐了下來,準備理清好問題思路看能不能說服把卡拿回。
沒想到銀行工作人員看見我又一次出現在窗口,立馬播報下一位辦理業務者,當時一下就被這種服務態度給氣到了,立馬辯解到:"銀行卡還完整無缺的在我們的視野里,你們本來還準備辦理好手續給我,就因為電腦權限無法滿足,工作章程規定,就不能簡單的問題簡單處理?再說,有發卡行領卡證明,本人簽字驗收,把卡給我會影響到你的工作?“
他沒有反駁,只說了一句:”請找我們經理。“然后他把剛剛還完好無損的銀行卡上那片剪掉的角給我看了一眼。看到這一幕我真不知道說什么好,于是沖他豎起了大拇指轉身就走了!
2
回來路上,我就一直提醒自己,不要生氣,雞毛蒜皮不足以成為你的世界,要克服人性,別讓情緒消耗你的精力,保護好自己的能量。于是從各個角度出發為自己做了思想工作,總結如下。
3
自身問題:
心情容易情緒化。
取錢忘記取卡,粗心大意。
吞卡后35個工作日才去打領卡證明,拖沓至極,拖延癥嚴重。
他人問題:
第一次去領卡時應該告知吞卡后領卡期限,工作職責不到位。
不能按電腦程序處理流程走,就不能給你發卡,工作太死板。
剪卡是故意為之,為的是快速解決問題,服務意識不強,如果真為他人著想,寫個申請打個報告完全可以將卡發出。
規則問題:
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
因為銀行個人工作的規章流程,銀行系統的處理終端數據無法對接,認為問題就只能按這個來,問題其實可以簡單處理,就因為太注重規則,而忽略了處理問題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