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所謂和諧相處,在我眼中只是兩只烏龜

室友F從以前的同學那里要來了兩只小烏龜,一大一小,養在我們宿舍里。從此,我們平靜如水的生活中突然有了新的活力。

關于第一只烏龜,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故事呢。

起初,F只帶回來個頭小的烏龜在我們宿舍定居。那時,它性格孤僻,不愛動,逗它它總愛理不理。仿佛它是一個患有自閉癥的孩子。更讓人擔心的是,它后來竟開始絕食。

這可急壞了我們,于是我們便像鴨子一樣七嘴八舌的嘎嘎討論:

“或許它是思鄉”A著急的說。她一直是個急性子。

“我感覺TA該是思春,一看就是一副欲求不滿的樣子嘛”B慢條斯理的糾正道。

“哈哈哈哈……”大家前仰后合,就差捂肚子在地上打滾了

“你腦子里裝的都是什么亂七八糟的?沒正經,要我說呀,肯定是還不適應新家的環境”,C考慮了半天,認真地說。看來,還是咱老大有領導風范。

“no,no,根據我多年臨床觀察,它……”最愛賣關子的D終于開口了。

“怎么啦……”F小心地問,心里那個緊張呀,大家也把期盼救世主的眼光無私的投給她。

“它其實是想吃肉!”D貌似天真的補出了她的下半句。眾怒,一時拳如雨下

“哎喲哎喲,救命……謀殺呀……”D像被人殺豬般的嚎啕大喊。

“好啦好啦,別鬧了,或許它真的是有些孤單”E總結道,她一向有著驚人的觀察力

最后的這個“太孤單”的結論終于獲得了我們這幫野蠻女友的一致認可。

于是,F光榮的再次沖鋒陷陣,終于我們又迎來了大烏龜。從此,兩只烏龜“同居”了。

陪伴是快樂的源泉

和諧的前提是理解包容

很快,奇跡產生了。小烏龜果然變得活潑愛動,尤其是那雙靈動的眼睛不時的眨巴眨巴,很像天上閃爍的星星。

有一次,B沒頭沒腦的大呼一聲,于是我們百米沖刺般過擠過來。嘿,小烏龜竟然爬到大烏龜背上看風景哩!從此以后,我們就經常發現它樂顛顛的站在大烏龜背上,或閉目裝深沉,或睡大覺,或欣賞窗外美景,或偷窺我們的生活……大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勢與豪情。

看來寂寞時有個伴就是好呀!我們不無感慨的議論著。想想人不也是這樣嗎?人也是群居動物,寂寞憂郁時也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與交流,渴望有只耳朵可以認真的傾聽自己的喜怒哀樂。其實,每個人需要的也并不多,就像這兩只烏龜,需要的僅僅只是多一點關心,多一點共同。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也是這樣的意味吧。換句通俗的話,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如此簡單而已。或許一些事情被我們搞得太復雜了,反而忘記最簡單的真理。

保持和諧要勇敢說不!

正當我們為小烏龜可喜的轉變而高興時,卻發現了一個大問題,又開始了為大烏龜打抱不平。因為小烏龜最近太猖狂了,往大烏龜身上爬得次數越來越多,每次呆得時間也越來越長,完全不考慮大烏龜是否勞累。完全忘記了他們是平等的朋友,只把大烏龜當作理所當然的墊腳石,把大烏龜的一切忍讓與包容都當作了應該的。

我們的大烏龜一直修行孔孟之道,學習中庸之章,恪守謙忍的君子之風。但忍耐也有到極限的時候,小烏龜已經觸碰了它的原則問題。加上我們這一群正義女俠的鼓勵支持,終于有一天,我們驚喜的發現了一場精彩的雙龜大戰。

小烏龜要爬到它背上時,大烏龜開始了拒絕,學會了反抗。被讓慣了的小烏龜立馬毛了,不知天高地厚的怒目圓睜,用頭向它發起了進攻。它從容自若,只用一下便使小家伙四腳朝天。那可憐的小烏龜四只腳在空中叨呀叨呀,好不容易才反過來。但還不死心,剛抬起前腳準備反攻,卻被大烏龜一只腳踩在背上,失去自由。這下,小烏龜才可憐兮兮的朝大烏龜眨巴眨巴淚水汪汪的眼睛,承認錯誤,請求和解。

結果自然不用多說,大烏龜是個謙謙君子嘛。小烏龜也誠心悔過,兩個又過起相敬如賓的幸福生活。

以尊重為前提,以斗爭維護團結,我們作為人,在許多時候,何嘗不是如此?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