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讀書20160330

在其他的文章中也看到過相近的論點,工作記憶的效率是思考的核心,通過借助思考工具可以“外包”或“轉嫁”部分思考負擔,將寶貴的工作記憶騰出來,進行最核心的思考。

方法一組塊化:

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切割重組,在我們現有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將問題切割為大塊,將具有統一特征的部分重組,進而形成有層次的金字塔形狀,可以幫助我們理清思考不同層面。(應用:知識豐富便于切割,認清任務的核心,金字塔原理)

方法二圖形化(思維導圖,流程圖)

方法三柵格化(金字塔原理,方格矩陣)

這三種方法各有側重,組塊化的目的是壓縮次重要的信息,減少工作記憶的負擔;圖形化的目的是展現核心關系;柵格化的目的是保證過程的縝密性。




《思維運籌學導論》節選—知乎

如何使用一些技巧,來為自己當下的工作記憶騰出資源空間,化解信息加工復雜度和工作記憶資源之間的矛盾。

1.組塊化 2.圖形化 3.柵格化

你總是能想到一些辦法,來努力將該難題下某些邊緣性的信息元素過濾掉,把某些次重要的東西組塊化縮減,然后用圖形來展現核心的復雜性關系,同時用柵格化來確保整個過程的周密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