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I閑扯劉備
上一章 I第二卷 或躍在淵:問鼎天下的拼搏【六】當陽長坂英雄淚
撰文 I容藍
【七】戰赤壁起死回生
曹操終究沒有追上劉備,但在曹操眼里,劉備是非除去不可的。
曹操兵駐荊州北,拉開架勢,一幅老子要收拾人的陣勢。
按《三國演義》的說法,此次曹操集結了八十三萬的部隊,憑借北荊州作為后盾,兵峰直指江東。但面對江東這個已經長成形的龐然大物,曹操的心里總是疙疙瘩瘩的,所以,他決定唬一唬孫二郎。《江表傳》記載曹操給孫權的恐嚇信說:
“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但我要說的是,曹操此時對孫權,估計也僅僅是恐嚇,他的目標還是劉備。因為孫權在之前是接受了曹操的敕封的,作為名義上的上級領導,這封恐嚇信只是想告訴孫權,小伙子,別惹事,小心曹叔叔收拾你。
曹操的玩命死追,令劉備頭痛不已,要想保命,唯一的途徑就是忽悠孫權一起共同抗擊曹操。但此時,正好曹操下了恐嚇孫權的這步臭棋,得知這個消息的劉備與諸葛亮相視一笑。
顯然,江東的這幫人不經嚇,這是曹操沒想到的。他這一嚇,東吳就亂套了,主戰主和兩派人爭吵不休,江東一派愁云密布。
但最終,孫權在魯肅、周瑜的支持下和諸葛亮的忽悠游說下,下定決心要與曹操決一死戰。但是我認為,促使孫權決戰的主要因素,還是魯肅的那番話,《三國志.魯肅傳》:
肅對曰:“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
《三國演義》的說法更有意思,在“欲安所歸”后進一步的闡述讓孫權可謂是膽戰心驚,心下決計抗曹:
將軍降操,欲安所歸乎?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從不過數人,豈得南面稱孤哉!眾人之意,各自為己,不可聽也。將軍宜早定大計。”
習慣了稱孤道寡的孫權,豈可愿意為臣?猶如吃慣了山珍海味,青菜蘿卜的素食怎可入得了口?再加上,荊州劉琮殷鑒不遠,活生生的例子,血淋淋的現實,想想都讓人害怕。
這里我還是要為曹公正名一下的,歷史上他并沒有殺害劉琮,而是封劉琮為青州刺史,后遷諫議大夫,爵封列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說曹操派于禁在半路殺了劉琮母子,純屬故意抹黑。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先生用了八回的內容描寫了孫劉聯盟與曹操對決的赤壁之戰。
劉備與孫權的聯盟,在《三國演義》中的描寫是魯肅跟孫權建議,以吊孝劉表的理由前來試探虛實,以圖締結同盟。而《三國志.先主傳》和《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述的是劉備派諸葛亮主動前往江東說動孫權結盟的:
《三國志.先主傳》:
先主遣諸葛亮自結于孫權。
《三國志.諸葛亮傳》:
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
按照我前面的分析,我認為這個說法是比較靠譜的,因為此時劉備與劉琦所守的夏口,是不堪曹操一擊的,劉備和諸葛亮都很明白,此刻如不想轍,只有死路一條。但唯一的轍,就是聯合同樣要被曹操收拾的孫權。
正巧孫權剛剛被曹操寫信恐嚇過了,這個聯合只不過是孫劉雙方一拍即合的茍且,沒有《三國演義》所描寫的那么多的曲折。說是茍且,是因為后面幾多的惡濁。
赤壁一場大戰,曹操在長江上被打得灰頭土臉,又在烏林被燒得魂飛魄散,再加上又遇上瘟疫,只得退回北方。
但是作為孫劉聯盟一方的劉備,卻沒有見到他和他的軍隊出現在赤壁之戰的戰場上。我翻看《三國志》所有的關于這場《三國演義》中描寫宏大的大戰描寫,發現除了之前諸葛亮出使東吳促成聯盟外,之后就再也沒有看見劉備和他的軍隊的影子。
史書的記載的缺失,令我這個瞎扯故事的人有了一些想法。當然我從未懷疑過赤壁之戰孫劉聯盟的事實,這個肯定是必須的。
劉備的軍隊不見蹤影在我看來只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劉備此時掌握的軍事力量加上劉琦手里的一起不過兩萬余人,能派出來打仗的人屈指可數,對于聯盟雙方來說,東吳是絕對的主角,劉備作為配角,只能搞搞策應。萬一東吳被曹操揍得不行,湊上去下個黑手,接應一下;另一方面,周瑜這哥們兒太牛,一個月時間就把曹操揍趴下,搞得劉備搞策應都不需要了,沒有表現機會。
但這些都是雙方聯盟條款,既定條約,重點是我認為劉備乘著孫權跟曹操狂打期間,在搶地盤,《三國志.諸葛亮傳》:
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雖然在這里說這件事情發在在曹操敗退,引軍歸鄴的后面。但事實上劉備是在赤壁之戰期間做的。
赤壁之戰是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而劉備也是在這個月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讓他督收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并征調三郡的稅賦的,事實上,這三郡基本已經在劉備手里了。賦稅都收了,還不是聽他擺布嗎?從后面這幾郡望風而降就可見一斑。
當然,也有人說赤壁之戰期間諸葛亮督守零陵、桂陽、長沙三郡,這是劉備在按照孫劉聯盟的約定,派諸葛亮籌集軍資供赤壁之戰的消耗。持這種觀點的同志認為此時劉備根本不敢耍心思,只想贏得戰爭,為自己掙個棲身之地。
但我認為如果這樣,大家就小看劉備了,也小看了諸葛亮。
我有理由懷疑,赤壁這場大戰,根本就是劉備將火引導到孫權那里的。
曹操狂揍劉備,劉備當時連招架之功都沒有,更談不上還手之力了。在從北荊州撤退之時,劉備和諸葛亮就已經料到,目前可以與曹操一戰的,唯有東吳。所以他們故意帶著數十萬百姓拖拖拉拉前行,數十萬人,使得道路擁塞,大大的降低了曹操的追趕的速度。劉備料定曹操不敢大肆屠殺百姓,這將為他贏得更多的時間。
劉備終于艱難的將曹操引到了江邊。真是天無絕人之路,一路來勢如破竹的曹操,來到長江邊上,就想摟草打兔子,順便將東吳收入囊中,但想到自己剛剛封賞過孫權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名目張膽的收拾不太好,就向孫權發出了前文所說的那封恐嚇信。
正是這封恐嚇信,使孫權坐據江東的戰略防守,一下子成了抵抗曹操大軍的主力部隊;正是這封恐嚇信,使曹操徹底失去了統一南方的機會;也使劉備的戰略目的順利達到,在赤壁之戰后,劉備從無到有,借勢占據荊州,搞得孫權好不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