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秋雨先生在《極端之美》中說:“一杯上好的綠茶,能把漫山遍野的浩蕩清香,遞送到唇齒之間。茶葉雖然保持著綠色,挺拔舒展地在開水中浮沉悠游,看著就已經滿眼舒服。湊嘴喝上一口,有一點草本的微澀,更多的卻是一種只屬于今年春天的芳香,新鮮得可以讓你聽到山岙白云間燕雀的鳴叫。”但是,一杯上好的綠茶卻十分難得。
? ? ? ? ? ? ? ? ? ? ? ? 1、我與四舅舅決裂了
? ? 截至到五月一日,我已經從綿陽往返五星村四次了。千萬別小看這170公里的路程,過了李白故里——江油之后,上九環線(九寨溝環線,北線),道路狹窄、彎道多且急,欣慰的是綿九高速公路(綿陽至九寨溝)正緊鑼密鼓地建設中。近兩小時后進入更加狹窄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最怕的就是會車,往往要耽誤很長時間。因此,每次三個多小時的行程都令人疲憊。
? ? 清明節前一個月,三月初我和四舅舅商量,今年的春茶怎么做。舅舅說,好久沒有認真做茶了,加上沒有設備,恐怕不行。我說少做點,自己喝和送人用,按照最高標準,手工炒制。他說好。四月初,我打電話問舅舅茶葉做好了沒。他說沒有時間,在修路掙錢,還沒來得及做。掛了電話,我發信息:“沒事兒舅舅,五月前,空了還是做些茶葉”。沒有了音訊。
? ? ? ? ? ? ? ? 2、美好傳統的消失令我熱淚盈眶
? ? 小時候特別盼望舅舅們來我家,因為那意味著我又有蜂蜜吃了。從我記事開始,家里就隨時有茶葉、蜂蜜,后來慢慢知道三舅舅有小蜜蜂,四舅舅會做茶。去外公家很興奮,除了有上面兩樣外,還有可口的臘肉、野菜、野果和我肆無忌憚撒野而被包容的歡樂。印象最深的是外公家房前屋后的一簇簇大茶樹,比我壯實、比我高許多。遠看,他們像一朵朵嬌嫩的花點綴著這片肥沃的土地;近看,他們像一個個敦實的戰士守護著這家、這人、這豬、這狗。記得有一次我躲在一簇茶樹中睡著了,吃飯的時候大人們到處找我沒找到,下午醒了回去,大人們說經過那簇茶樹無數次都沒有發現我。
? ? 2015年“山里舅舅”成立時,五星村已經沒有人在意茶樹和茶葉了。不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老百姓又沒有整體規劃、長遠打算,也就認為這個東西沒用了。這也是舅舅不愿意做茶的原因。外公在世時給我說四舅舅的茶做得很好,那時不知道“很好”有多好,前幾年才知道:每年初春到了采茶的時間,舅舅先用自家的原材料做好足夠家族一年飲用的茶葉,剩下的鮮葉賣給當地茶廠。然后就是接受邀請,挨家挨戶給別人做茶,當時給他開的工價是100元一天,三十年前。沒有深入了解茶之前,不知道五星村的茶有多好。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么時候、哪位先人決定了在這個地方大面積種植茶葉的?是不是外公他們那個集體經濟時代時由組織統一規劃實行的?比這早很久應該,因為在你外公很小的時候這些茶樹就已經在這里了,而且那時候茶樹就這么大(上面描述的一大簇一大簇的),舅舅告訴我。聽了這話,我被震撼了,保守估計茶樹至少100年以上,分布在川西北海拔800—1500米的秘境深處。難怪這三十來年我在其他地方沒有喝到過像這樣的好茶。
? “別急,飛哥,總會有辦法的。”斌哥(山里舅舅聯合創始人)拍著我的肩膀說。撫摸著每年銳減無人問津的高山古茶樹,想想再過5—10年再也看不見她、舅舅的手藝也將消失在時間中,我頓時熱淚盈眶。
? ? “哥,別那么認真。現在養蜂誰不喂食白糖,只是多少的問題。何況市場本來就魚龍混雜,“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消費者根本辨別不出真假蜂蜜,何苦把自己弄得那么狼狽呢?”弟弟的話并沒有錯,但我更看重的是中華本土蜜蜂(又稱中蜂)和高山古茶樹的傳承。如果大家都隨波逐流順應主流社會的話,百姓就會為了提高產量、效率改養西蜂(又稱意蜂),給小蜜蜂喂食白糖、抗生素。中蜂會消失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