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難免會受到焦慮情緒的影響。當焦慮來臨的時候,你會采用怎樣的方法呢?
有人說我會聽聽喜歡的音樂,放松心情,有人說我會去亂涂亂畫,發泄情緒,也有人說會看一部喜劇,讓影片中的笑點,趕走我們的壞情緒……
不管用哪一種方法,只要對你有效,就是好方法,如果你的方法不湊效,也別緊張,今天我想把聽到的一本書介紹給你,本書名叫《正念的奇跡》,本書會介紹很多種的方法,讓你趕走焦慮情緒。
這本書說,只要你能學會保持正念,甚至只要能夠提醒自己保持正念,你就會在一秒鐘之內變得心平氣和。
與之相反,在我們沒有保持正念的時候,我們會被欲望折磨,被心事煩擾,被他人掌控,被情緒左右。
那什么是正念呢?
正念本是一佛教術語,在這里理解為正念是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來覺察,即有意識地覺察活在當下,及不做判斷。是意識不在虛擬的思維世界里發散、徘徊,而是專注于現實的事物。
正念從洗碗開始,洗碗讓很多人覺得厭煩, 這并不是正確洗碗的態度,那怎樣才是正確的洗碗呢?
書里說:所謂保持正念,就是要求我們洗碗時人們就應該只是洗碗,也就是說,在洗碗時,應該對“正在洗碗”這個事實保持全然的覺知。在洗碗的當下,我是完完全全的自己,隨順自己的呼吸,覺照到我的存在,覺照到我的心念與動作。這就是正念。
如果洗碗時我們只想著接下來要喝的那杯茶,或者要趕緊加入朋友們的聊天或游戲,或者看一部喜歡的電視劇,你就會急急忙忙地想把碗趕緊洗完,就好像它們很令人厭惡似的。
那么,我們就不是為洗碗而洗碗。換句話說,洗碗時我們并沒有活在當下。事實上,我們站在洗碗池邊上時,完全體會不到生命的奇跡。
如果我們不懂得洗碗,我們也就不懂得喝茶,當然也不會懂得吃飯。所以,我們總的來講不懂得生活。
每天的生活就像應付差事一樣,從我們身邊滑過,似乎總沒有生活過。
這個洗碗的的事例讓我感受很深,很多時候我們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心里卻想著另外一件事情,沒有專注去做這件事,自然就體會不到這件事的樂趣,如果做每件事情的心理都是這樣的,那么我們就真如書中所說,我們根本沒有活在當下,自然就體會不到當下的快樂與幸福的感受。
活在當下,并不是不憧憬未來,而是我們在行走的路途中,能夠放慢一點,享受行走中所有的樂趣,我覺得這才是生命的意義,這樣才能夠享受有限的人生。
我們常常感到焦慮,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馬不停蹄的向前趕,路上太匆匆,不僅錯過了路邊的風景,而且讓我們心情煩躁。
人生是一場旅行,本應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而非目的地,我們往往是做了相反的理解。終于有一天,我們幡然醒來,卻發現錯過了很多的風景。
我們洗碗時就一心一意的洗碗,該睡覺時就睡覺,該吃飯時就吃飯,保持專注,享受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這才是最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