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放假時,接到一個不怎么聯系的小學同學的電話。
大意是讓我幫她找一個家教,給剛考上高中的孩子補補課。
因為是老師,家在本地,經常會遇到這種求助,能幫則幫。
但我拒絕了她。
以下是我對這件事的復盤,希望對有類似需求的家長們有啟發。
遇到這種請求,我一般會問幾個問題——想補什么內容?什么時間能上課?有什么要求?
因為知道她孩子剛中考完,我就自然而然的說:想輔導初高銜接的內容?
她猶豫了一下,說:高一高二高三都行。
嗯?!這是神馬情況?
要知道她的孩子是只考上一所私立學校的成績。
短暫懵圈后,我意識到這位老同學處于“非常態”里,趕緊切換自己的思維模式,有了以下的對話。
通過談話,我了解到,這位老同學的孩子,今年剛考上一所私立高中(備注:在青島,私立高中都是在普通高中線下)
我“為什么想學這些內容?”
家長“多學學總是好的”
我“是孩子想學,還是你想讓他學?”
家長“人家都學,俺鄰居孩子早報名了,我覺得咱也別閑著。”
哦,有一種想學,是鄰居家孩子在學。
……
我“那也不能學高二高三的呀,還是從初高銜接開始是吧?”
家長“其實他們學校假期有初高銜接”
我“上多久?”
家長“一個月”
我“啊?!那你想給孩子輔導定在啥時候?”
家長“周六周日”
……
這樣的家長,讓人同情的同時,也真是無語。
整理信息:
孩子剛考上高中,假期里學校會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初高銜接學習,跟正常上課一樣。
這位家長,看到鄰居家孩子早早報了補習班,急了。
鑒于學校已經有初高銜接,所以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想讓孩子直接上新高一,或者是高二高三的內容。
不管剛初中畢業的孩子是否適合學她所要求的內容,不管孩子的假期已經被擠占的滿滿,不管孩子愿不愿意……
我想她的孩子一定是厭學的。
一了解,果然。
出于同學情誼,我耐心勸她在學校有初高銜接的基礎上不必再輔導,要考慮補習的有效性。
她依然固執己見“那人家孩子都補”
只是在聽說一對一輔導的費用很貴時猶豫了。
后來開始抱怨之前參加過上萬塊錢的輔導班,也沒有效果。
我又一次無語,此時已經下結論此人在此事上不能幫。
她的思維認知有問題。
1.對于孩子成長問題的外部介入,無論做什么,首先看適不適合孩子,孩子愿不愿意。
她這一條顯然不適合。
2.如果花上錢輔導就能提高成績,不要說上萬,上百萬估計趨之若鶩也是比比皆是。畢竟,這是個拼分的年代。
關鍵是固執,自以為是,貌似請教,其實聽不進專業人士的建議。就認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對。所以很可能出現,為了當國家冠軍,興沖沖訓練一個月,沒實現,撤退,反過來愿教練不行。
另外,這位家長的心態有偏差。
從她的嘴里,聽到的都是孩子的成績都歸于她的教育和孩子聰明,對老師和培訓班除了抱怨,聽不到半點贊揚和感恩,這種為人處世之道,誰敢幫她?
果斷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