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行走的人
世界各地有一群生活在社會最低層,卻做著這個世界上最光榮的事的人。
拾荒者
每個城市中都有一群拾荒者,他們做著我們永遠都不會做的事情撿破爛兒。卻受盡我們的鄙視。在你鄙視的同時,你有沒有今天想過你亂丟垃圾了嗎?
暫且不講這個,有數據顯示,北京市居民和單位生活垃圾產生量日均達到1.84萬噸,垃圾增量目前仍按照每年8%左右速度持續上升。在垃圾產生量增加的同時,北京市的垃圾處理能力卻嚴重不足。目前北京市垃圾處理廠設計的日處理能力僅為1.04萬噸,實際日處理量為1.74萬噸,垃圾場超負荷運行現象嚴重。
按照這個速度,再過4年,北京的垃圾填埋場就會被填滿,將深陷垃圾圍城。
而北京目前約有17萬多拾荒者靠廢品回收維持生計。有學者估算,北京的拾荒者一年所拾撿的廢品、垃圾有近400萬噸,其重量相當于40艘10萬噸級的航母,體積相當于兩個景山。
這些拾荒者幫助北京實現了廢品、垃圾的分揀與再利用,也減少了最終的垃圾處理量。
如果沒有拾荒者這個群體,全部填埋這些垃圾需要消耗17.86畝土地,而且要產生7萬多立方米的垃圾滲透液。如果不善加處理,進入水體,則會污染水質和填埋場附近的土地。
拾荒者的工作看起來不起眼,但實際上他們既清理了垃圾,整合了資源,又變“廢”為“寶”,促進了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值得社會尊重。然而在社會上,他們卻往往遭遇不公平待遇。
勞動不分貴賤,職位不在高低。
雖然他們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可一沒偷,二沒搶。
請善待你身邊的每一個拾荒者,他們雖然也是為了生活才這樣。但是他們付出了勤勞的汗水還為城市環境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