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愿也。惟大盜利用鄉愿,惟鄉愿工媚大盜。
天下為君主囊橐中之私產,……其視華人之身家,曾弄具之不若?!嵩溉A人,勿復夢夢謬引以為同類也。夫自西人視之,則早歧為二矣。故俄報有云:華人苦到盡頭處者,不下數兆。我當滅其朝而救其民。凡歐美諸國,無不為是言,皆將籍仗義之美名,陰以漁獵其資產?!叭A人不自為之,其禍可勝言哉!”
譚嗣同:《仁學》
二十一
難者又曰:“機器興,物產饒,物價宜廉矣,而歐、美反貴者,何也?”
曰:此機器之所以利民也。小民窮歲月之力,拮據辛勞,以成一物,豈不欲多得值哉?而價止于此,此其可哀甚矣。蓋物價之貴賤,隱視民命之重輕以為衡。治化隆美之世,民皆豐樂充裕,愛惜生命,不肯多用人力,人亦從而愛惜之焉,故創造一物,即因其力之可貴而貴之。茍或不貴,固不急求售,亦將不復造。且民皆富矣,雖多出值復何吝?...... 中國之民,至鬻其身以為奴隸,驅使若犬羊,系役若重囚,... 身且如此,更何論所造之物?此所以雖賤極猶莫能售也。
三十三
天下為君主囊橐中之私產,不始今日,固數千年以來矣。峻死灰復燃之防,為盜憎主人之計,錮其耳目,桎其手足,壓制其心思,絕其利源,窘其生計,塞蔽其智術;繁拜跪之儀以挫其氣節,而士大夫之才窘矣;立著書之禁以緘其口說,而文字之禍烈矣;且即挾此士所崇之孔教,緣飾皮傅,以愚其人,而為藏身之固。
三十六
中國之兵,固不足以御外侮,而自屠割其民則有余。自屠割其民,而方受大爵,膺大賞,享大名, 瞷然驕居,自以為大功者,此吾所以至恥惡湘軍不須臾忘也。雖然,彼為兵者,亦可謂大愚矣。月得餉銀三兩余,營官又從而減蝕之,所余無幾......養之如彼其薄,責之如此其厚,自非喪心病狂,生而大愚者,孰能任為兵矣?
四十三
夫心力最大者,無不可為。惟其大也,又適以召阻險:格致盛而愈多難窮之理,...... 醫學盛而愈多難治之癥,算學盛而愈多難取之題,治理盛而愈多難防之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愈進愈阻,永無止息。然反而觀之,向使不進,乃并此阻而不可得。...... 茍畏難而偷安,防害而不敢興利,動援西國民黨之不靖,而謂不當學西法,不知正其治化日進之憑據也。即有小亂,當統千萬年之全局觀之,徒童窺于一孔,謂頭痛醫頭,腹痛當醫腹,遂棄置全局于不顧,此其心力,誠不足道矣!......
各教教主,皆自匹夫一意孤行而創之者也。蓋心力之實體,莫大于慈悲。慈悲則我視人平等,而我以無畏;人視我平等,而人亦以無畏。無畏則無所用機矣。...... 無畏有五,曰:
無死畏,
無惡名畏,
無不活畏,
無惡道畏,
乃至無大眾威德畏。
(注:初學之菩薩,有五怖畏:一、不活畏,行布施者,恐己不能過活,而不能盡所有。二、惡名畏,恐已惡名,不能為和光同塵之行。三、死畏,雖發廣大之心,然恐死而不能舍身命。四、惡道畏,恐己墮于惡道,而對治不善法。五、大眾咸德畏,恐眾多之人或威德之人,不能于其前為獅子吼。)
采蓮人
李閏(1865 ~ 1925年),譚嗣同的夫人,咸豐進士、長沙李篁仙之女。投身公益,以家產籌辦瀏陽第一所女子師范學校,康有為、梁啟超合送匾額“巾幗完人”。
譚犧牲后,李閏自號“臾生”,表示自己含悲忍辱暫且茍活之意,并寫詩道:
前塵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層灰 。
來世化作采蓮人,與君相逢橫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