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倒”,簡單的說即主力在盤中交易時將自己控制的其中一批帳戶籌碼拋出去,利用自己控制在另一批帳戶把籌碼接回去。這樣的交易,主力手中的籌碼總的沒有變化,但盤中的成交量就做了出來。 這就是對倒的最簡單原理!主力對倒的第一個目的就是維持個股的人氣或者說制造個股的活躍假象!至于目的,在不同階段各有區別。
對倒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機構為了拉高后順利派發! 個股在啟動時就開始進行巨量對倒,這類型個股每日的換手率基本都超過10%,最大時某天的換手可以達到30%甚至更大。主力這樣巨量對倒的最根本性目的就是吸引大量的跟風盤好在拉高后減倉出貨。
在日均換手率超過10%的情況下,操盤手對目標股票進行差價的操作和拉高后的出貨都有非常大的回旋空間。什么是回旋空間?
換手不大則說明該股成交不活躍。股價從10元拉到20元,操盤手計劃在20元出貨。如果該股成交不一直怎么活躍,日間平均換手維持在1%---2%之 間。這樣的狀態說明該股成交不活躍,沒有多少人參與交易,操盤手要大量減倉派發誰來接盤?沒有多少資金來接盤如何派發?操盤手當然可以利用打壓方式出貨。 但打壓出貨會導致莊家的利潤減少;打壓出貨時量一旦放大必然會引起部分投資者和其它機構的注意和跟風逃跑。現在的投資者和機構都不是吃素的了。主力大規模 明顯的出貨難以瞞天過海。換手率一直維持在比較低的股票操盤手在拉高后想大量減少出貨是很辛苦的事。操作中一旦暴露了出貨的意圖,一不小心搞不好主力自己 沒有出多少貨股價就被別的機構逃在跑中砸回原地。如果目標股票日均總是保持1%---2%的換手,多日下來全部就算賣盤籌碼都是主力自己出的也出不了多 少,何況這每日1%---2%的換手中包含有其它人的交易量。所以操盤手要在目標股票每日1%---2%的換手中派掉大量籌碼,可見其操作的空間很小,難 度很大。
從拉升時開始操盤手就對操縱個股進行大量對倒吸引大量投資者參與以便拉高后順利出貨。每日10%---20%甚至更高的換手,買賣盤進進出出都是巨大的, 操盤手制造這樣的盤口很少有投資者能清楚的看出主力機構在干什么。一般機構主腦恐怕也沒有這個能力。在10%---20%甚至更高的換手中,主力機構操盤 手要進要出自然就有了更大的可回旋空間。
如果你懂得開車,經常開車,那么你就知道在跑高速公路和走城市老區的彎曲小路時的分別。城市老區的彎曲小路一般是比較夾窄。道路的夾窄限制了開車的速 度和開車時的超車,停車動作。在夾窄的道路上有再高超的技術也難以把車開得飛起來,再精湛的技術也難以快速超車順暢行使。如果把這夾窄的道路比喻到主力運 作的股票上,這正如主力運作的個股不活躍的成交量。成交量過小,等于交通道路過小,不利于開車。成交量過小,無論給操盤手進行差價的操作還是高位的派發都 受到極大的限制。
在高速公路上因為道路寬暢,車可以開的很快很順暢。要超車很方便,要停車還有專門供停車的停車道。如果有緊急情況要真想掉頭,因為路面寬暢這也很方便的事情。許多在路面寬暢的道路上能做到的事情在夾窄的道路上則不能。
日均1%---2%的換手,操盤手的操作限制非常大。10%---20%甚至更高的換手如路面寬暢的高速公路。操盤手要進要退要停想怎么干都有更大的 回旋空間。上面所說的就是為什么主力運作的個股從一開始拉升時操盤手就對操縱個股進行大量對倒吸引大量投資者參與的重要原因,
個股在啟動時就開始進行巨量對倒吸引大量投資者參與,主力拉高股價那么投資者不是賺大錢了?主力拉高給其他人賺錢,主力不是很虧嗎?
個股在啟動時操盤手就開始進行巨量對倒一直到出貨完畢,主力不是要付出大量的印花稅和手續費?
問這兩個問題的人,那是標準的散戶思維! 不明白這兩個問題的人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主力運作一個股票不可能100%的控盤, 部分籌碼落在別人手里,拉高了就必然有人盈利。主力運作過程中允許有人盈利,允許一定的資金量跟風。允許有人盈利不是主力主觀因素可能改變的。許一定的資 金量跟風主力可以適當的控制。當跟風盤過大時主力就洗盤,當跟風盤過小時主力就通過對倒等手法制造機會讓場外資金入場參與。
主力運作個股過程中允許一定的資金量跟風最重要原因有三個:
一,保持操作個股的交易人氣,沒有人或很少人參與主力恐怕就做不下去了
二,讓一些中長線資金買入并中長線持有,達到幫其鎖倉的效果
三,為了拉高后派發有積極的跟風盤去接貨
為了保證做莊成功,讓適當的資金跟風必須的,所以讓跟風盤盈利根本上不存在主力很虧的道理。主力很虧是標準散戶的想法。
至于巨量對倒必定要付出大量的印花稅和手續費,這是事實。是主力做莊時要考慮的一個成本因素。但沒有付出那有回報?你想想,你現在可以看筆者的書,看筆者 的成果,你是花了錢去購買這本書的,這就是你的付出成本。機構運作一個股票考慮問題得從全局上去思考。如果運作一個股票能從開始到結束順利的成功運作完 畢,盈利十億,那么付出巨量對倒所產生的印花稅和手續費成本假設一個億,你愿意嗎?局部的損失服從整體的利益。從全局上去考慮這是值得的。主力在運作某股 過程中往往反復進行差價操作,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付出大量印花稅和手續費的成本壓力。
也許投資者會再問,主力巨量對倒操作,先付出大量印花稅和手續費是做莊現成的,但巨量的對倒操作所付出昂貴的成本也不一定保證做莊成功呀?
是的,機構利用巨量對倒方式操作,在做莊運作個股過程中主力先付出大量印花稅和手續費成本是必然的,在付出大量印花稅和手續費成本時誰也保證不了主力運作 一個股票一定獲得成功,獲得巨額的利潤。這也是做莊的風危險之一。 但不這樣去做,不先付出在種成本就可能成功不了。部分機構采用這種手法去運作。操盤手所想所做,手法,手段都圍繞做莊能成功展開,確保會成功展開。主力操 盤手選擇這樣的操作方式,他當然知道其中的得失。
事實上,多年來,在坐莊失敗案例中,絕大部分坐莊失敗的都是因為莊家坐莊坐到最后所操縱的個股交易上出現“死亡”沒有人去接盤出不了貨,籌碼兌現不了而最終失敗。 還沒有聽說過那個機構做高了股價有人接盤不愿出貨而做莊失敗的個案。
對倒,成為現階段做莊現狀不可少的一個操作細節。上面筆者所說的這種巨量對倒運作手法不是股票市場中每個機構操盤手都在運用。懂得運用這種手法的只是小部分聰明經驗老道的操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