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筱安時光
今天是母親節,開始寫文章也有段時間了,在這個特別溫馨的節日里,我要寫篇文章送給這個世界上最愛我的女人,雖然我以前不是這樣認為的。
上學開始,我就是那個人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我聰明,懂事,每次回家都會給媽媽捧回第一名和三好學生的獎狀,鄰里間聽得最多的話便是“看看那xxx家的孩子多爭氣”。
可我想有一個別人的媽媽。
別人的媽媽會在雨天放學的時候去接自己的孩子,雨傘全撐在自己孩子的頭上,任憑雨水打濕自己的衣衫。我的媽媽只是在夏季到來之時提醒我每天書包里要帶著傘,忘記了,就自己淋著雨跑回來。這個習慣伴隨我到現在,下雨天下了班,在門口一群抱著身子試探沖進雨幕中的人中撐起傘。
別人的媽媽會每天給自己的孩子訂牛奶,為了孩子有營養,長大個兒。我的媽媽只是每天早上陪著我跑步,一圈一圈。沒有牛奶,我也比其他孩子生病少。
別人家的媽媽為自己的孩子買漂亮衣服和鞋子,而我的身上卻穿著表姐穿不下的舊衣服以及媽媽自己做的鞋子。
別人家的媽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下地干活,他們和大多數城里的孩子一樣,分不清各種農作物。而我在小學四年級時便學會了鋤地,除草。
印象中媽媽只打過我一次,我七歲那年的夏天,看著其他小朋友吃著冰棍,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可兜里空空蕩蕩,突然想到家里的小匣子里有媽媽上次放得一毛錢,我偷偷摸摸回到家,偷偷摸摸地拿了一毛錢,偷偷摸摸地跑到小點,吃著冰涼可口的冰棍,腦子里早已忘記了手心里滿是攥著一毛錢留下的汗。
回到家,媽媽一臉嚴肅地立在門口,手里拿著雞毛撣子,二話不說照著我的屁股就是兩下。
我哭著喊著說下次不敢了。從那以后,媽媽每天都會給我一毛錢,而我,也在那個時候,開始一點一點攢起來。
不知不覺,我上了初中,有了晚自習這個阻礙看動畫片的家伙。
別人的媽媽會每天九點下了晚自習之后去校門口接孩子,我卻要每天晚上打著手電,借著微弱的光,在一遍一遍的“我不害怕,我最勇敢”的默念聲中小跑回家。
到了家之后,氣喘吁吁,媽媽給我晾得開水溫度剛剛好。
升入高中,我成為了一名住宿生,開學那天,別人的媽媽提著大包小包去送孩子,為自己的孩子收拾行李,鋪床,一遍一遍的告訴孩子要堅強,自己按時吃飯,照顧好自己。而我的媽媽,只是把我送上了車,便不再理會,直到高中三年結束,媽媽都沒有去學校看我一次。
別人家的媽媽逛街時會拉著自己孩子的手,親密的樣子讓我艷羨不已,而我的媽媽遙遙走在前面,我像個小尾巴一樣跟著她。
別人家的媽媽會在孩子受委屈時輕聲安慰,而我的媽媽只是放任我大聲哭泣,而后端給我一碗熱騰騰的面條。
我曾經無數次地問媽媽,我是不是撿來的,媽媽只是瞪我一眼便又去干別活了。
大學畢業,我以優異的學習成績,超強的自理、自立能力在面試中脫穎而出。我打電話告訴媽媽這個喜訊的時候,媽媽在為表姐哄孩子,沒空理我。
有一次上司說我怎么這么笨,這點事都辦不好,我哭著給媽媽發短信,媽媽說我女兒一點都不笨,在我心里你是最棒的。
媽媽一直信奉孩子夸不得,越夸越上天的信條,那是我二十多年來第一次聽見媽媽夸我,淚如泉涌一點不夸張。
我在不喜歡這個工作辭職后,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鄉下環境很苦,但我卻適應地很快。
上高中的時候曾經觀看過母親分娩的視頻,那時候起,我便不再怨媽媽。因為媽媽不是什么狗血小說里因為生了女孩不被重視,她只是以與別人媽媽不同的方式愛著自己的孩子,因為她的愛,我成了那個聰明、懂事、自立的“別人家的孩子”。
以前的我總是覺得媽媽的心很大,大到會忽略心里有一個我;媽媽的心又很小,小到有一段時間沒有我的位置,會忘記我。
可越長大越懂媽媽,她或許也想給我買牛奶,買新衣服,但家庭條件不允許。
我也不會忘記,經常跑步的我不比喝牛奶的孩子身體差;穿著舊衣服卻被媽媽收拾的干凈整潔,媽媽自己做的鞋舒服吸汗。
媽媽只是個農村婦女,小學都沒有畢業,也是人生中第一次當媽媽,沒有接受過任何培訓。米爾曾說過“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媽媽給的力量支持我不斷前行。
母親節的今天,給媽媽換了部智能手機,我遠在異地他鄉,只能通過視頻來多陪陪她。
別人的媽媽終究是別人的媽媽,我的媽媽也只是我的媽媽。
媽媽,很榮幸成為您的女兒,謝謝您!
END
簡書第14篇文章。
靈感來自母親節征文。
祝愿全天下的媽媽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