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一直活在原生家庭的陰影里

01

知乎上曾有個很火的話題,

“原生家庭幸福是怎樣一種體驗?”

那么多的人,在這個話題下爭先搶后述說著自己的爸媽如何恩愛。

他們有的放上了父母年近六旬依然牽手逛街的“虐狗”照片;有的傳上去父母在微信群里隔三差五撒給自己吃的”狗糧“截圖。

從他們的字里行間中,你能發現,他們長大后的性格幾乎都出奇一致的好:

自信,并從不缺安全感。

你能讀出他們想向你傳達的每一種幸福味道。

然而夾雜在這些幸福字眼中間的,是一條并不起眼卻格外扎心的留言。這條留言來自一個匿名用戶。TA落寞地說:

“我多想自己能回答這個問題。”

我多想自己能回答這個問題。

這話很簡短,它讓我想起了一個人。

02

她是我兒時認識的一個女孩兒。

那時候住的還是平房,在我們兩個各自上大學以前,一直是鄰居。

她父親吧長的文質彬彬,但脾氣暴躁,瞬間能被點燃那種。她媽媽吧原本很開朗的,但后來也漸漸變成了一個喋喋不休的人。在我的印象里,她的父母經常大半夜開吵,動輒擾的四舍不寧。

初二的一天,我去她家找她寫作業。忘了是因為一件小事還是一句話了。她的父母破口就開始互罵,并且旁若無人。這吵鬧聲,比我夜里在自家聽到的分貝都要大很多。這樣的家,讓我這個外人身處其中都能感到不寒而栗。

而我抬頭,卻遇上了她冷漠而黯淡的眼神。“習慣了”,她說,“咱倆出去說吧”。

走到一個小廣場,她跟我說了這樣的話:

我其實真挺佩服我父母的。因為他倆雖然至今沒離婚卻能讓我待在那個家的每一天,活的都跟個單親家庭的孩子一樣。

我親眼見證了他們爭吵,和好,打鬧,冷戰的循環反復全過程,直到后來耗盡了感情。

他們雖在一個家里,看起來卻像一對陌生人。所以我一直勸我媽離婚,可她卻說,“我不離婚不都是為了你么?你以后找男朋友,對方知道你是離異家庭的孩子,你以為還會有人要你嗎?…”然后我直接就跟她說,我不結婚不就行了么。

嗯,我是個普通人,我見過的,我聽過的,我經歷過的,都告訴我,我不期待婚姻。我以后肯定不會結婚的。你作證。

她說這句話時鐵骨錚錚的樣子,我現在還記得。那天她還說了很多話,有些我記得,有些記不清了。

也是怪了,明明同一個年紀,有人才在憧憬著愛情的模樣,有人卻已經放棄了對婚姻的期待。

十二月的北方,天氣很冷。天黑了,我們該回家了。她說真羨慕你,安全感可以父母給,我卻要自己找。

印象里,那時候的她,話很少,有著同齡的我們所沒有的成熟。雖然家里一地雞毛,但成績卻出乎別人意外的好。沒人知道為什么,可她悄悄跟我說過:

她能逃離這個家唯一的機會,就是努力學習考一所離家遠的大學。

03

后來我們都考上了外地的大學。我替她松了口氣。她在大學里倒是也談過戀愛。

有那么一天,她QQ上跟我聊天,問我:“埃你說該怎么對一個人好呢?”

“干嘛問我”,我說,“談戀愛的人可是你啊”

她回答說:因為我被這個問題難住了…

他跟我開完笑說,“你的心好像個冰塊兒啊,怎么捂都捂不熱,你就不能對我好點兒嗎?”

我也想對他好啊,可我真的不知道。然后我因為他這句話去百度了,搜索的關鍵詞是:如何對男朋友好?你別笑我為什么查百度,因為我是真沒見過,什么叫做對一個人好。

然后我問她,“那么你這個舉動的意思是,你決定要走入婚姻了?”

她發了一個“呵呵”說,我是真沒想過我會喜歡上一個人。可他跟我描繪了很多未來的藍圖,說過了很多感動的話,但我對他就是聯想不起來結婚二字,甚至很恐懼,我害怕一旦結婚了,這個人的樣子就變了...你知道嗎?我好像不會愛埃…

04

日子一天天在過,我們也因為距離而走遠過一段時間。

再聯絡是她要結婚的消息,“國慶,不忙你就回來,參加我婚禮。”

我笑著問她,“當年那條鐵骨錚錚說不結婚的女漢子哪兒去了。”“缺失多年的安全感找到了,姐就嫁了唄”,她說,“他對我實在很好。好的讓我頻繁懷疑人生。他會照顧人,體貼,自信,有主見,做的比說的多,溫暖,脾氣出奇的好。最打動我的是,他不僅自己會控制情緒,還完完全全改變了我。

真正決定要嫁,是認識了他的家人之后。接觸了幾次他的家庭,我才第一次知道了家庭幸福是什么感覺。踏進他家的門,我能清楚分辨出這是個家,而不只是座房子。

而我在自己原生家庭積累而來的那些傷害,漸漸的,也因為走入了另一個家庭被治愈了,在他們身上,我慢慢找回了愛的能力。

她變得愛說話了,跟以前比,判若兩人。

那年國慶我趕回去了。我們在她結婚前還見了一面。從前很少看到她笑,現在她嘴角一彎,不禁讓人感慨:

從前在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一臉大人般的冷漠,現在她長大了,眼神卻反倒溫柔的像個孩子。


05

這個世界上吧,其實是有很多不那么好的原生家庭的。也有很多人,都將自己糟糕的性格歸咎于糟糕的原生家庭。

但原生家庭遠沒有我們想的那樣,能決定我們一輩子的命運。

你更不必一直活在原生家庭的陰影中。

也許我們從小身處的原生家庭給我們的思維打上了許多的死結,但你有天一定能解開他們。因為人最可貴的地方,在于有在漫長時光中自我治愈的能力。我們一定可以通過學習,一點點地,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

到有一天,你已經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所有的恨意都會被時間沖散,最終你都會跟他們和解。而你曾耿耿于懷的過去,最終會像你翻過去的某一頁書一樣,變得足夠輕描淡寫。

現在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

“原生家庭幸福是怎樣一種體驗?”

也許你還是無法釋懷某些經過,但相信你有一天一定可以自信的說:

“雖然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但在我給自己孩子創建的那個原生家庭里,我真的不要太幸福。”


06

對了。她女兒出生100天的賀宴我也趕上了。開席前他們一家三口被主持人邀上臺,讓發個言。

他的老公大方好客的致了幾句歡迎詞,而她看起來有些緊張,握著話筒,先是環顧了一遍親朋好友,接著看了一眼老公和女兒,最后將目光定格在了自己的父母身上,哽咽的說:

“我覺得,孩子成長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和睦有愛的環境。我一定,會和我的先生一起,為我的女兒筑個幸福的家,讓她能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里,快快樂樂的長大。”

不過是這么一句普普通通的話,卻讓我看到了她眼角閃爍的淚光。

沒人知道這是為什么,可我知道。

因為我就是那個女孩兒。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