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就是被高高拋甩仍會咯咯笑的嬰兒

歡迎關注幼兒說,用簡書的媽咪,都是有品味的母親

當得知孩子欺負別人,你的第一反應是選擇相信還是懷疑?下面請對號入座看看帶來的親子關系如何。


一天,班主任給小A媽媽電話:

“你家孩子小A和同學小B為了爭搶小C同學的連環畫打架,導致小C的臉頰撞到了桌角流了很多血,小C的爸爸非常生氣,說即使不追究小A小B的責任,也要追究小A小B父母的責任!”

隨后班主任也給小B媽媽打了電話。

小A媽媽的反應

“老師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了?!毙媽媽很慚愧,立即給小C爸爸電話:“真的很抱歉,我家小A誤傷了你家小C,是我管教不好?!彪S后牽著小A到小C家,遞上了慰問金,還讓小A道歉。

出了門,小A懵懂地問媽媽為什么讓自己道歉。

小A媽媽說:“怎么到現在還不肯承認錯誤!”

小A滿臉茫然的樣子:“承認什么錯誤?”

小A媽媽:“你還狡辯?罰站去自我反省一下!”

罰站完的小A還是不知發生什么事,只知道自己可能做了某些讓媽媽不高興的事,但是事情讓他感覺非常沮喪。而小A媽媽始終覺得小A在狡辯。

小B媽媽的反應

“原來是這么回事,我要先問一問我的孩子,如果真的是我家孩子的錯,我一定會帶孩子賠禮道歉?!?/p>

“今天有打架嗎?”媽媽問小B。

“沒有啊!”小B回答。

“你座位前面的小C說你因為要搶他的連環畫跟他打架,導致他的臉被撞流血?!?/p>

“我沒有跟小C打架,我家里這么多書,怎么會搶他的書!”

小B媽媽覺得孩子說得有道理,隨后撥打了孩子班里紀律組長(管理紀律的一個小朋友)的電話,“今天你們組的小B和小C有打架嗎?”

“阿姨,絕對沒有,什么都逃不過我的眼睛!”認真的紀律隊長拍胸脯。小B媽媽心想,幸虧沒有責怪孩子,隨后將情況告知了老師。

后來老師找了小A小B小C三個小朋友一起對質,才發現小C的臉是自己撞傷的,但小C為了逃避爸爸的責備故意編了這樣的故事。

最終得知原因的小A很傷心,因為媽媽寧愿相信別人而不相信自己,甚至連問也不問自己就讓自己道歉還被罰站。事后小A媽媽也為自己的魯莽而后悔,但小A已經感覺自己跟媽媽的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當然小A媽媽的行為不是偶然,一個人的行為具有一貫性,可能是類似很多這樣事情的點滴積累讓小A在心里感覺媽媽離自己越來越遠。

勿容置疑,小B與媽媽的關系會親密些,信任是給孩子最好的愛,信任孩子的父母,同樣也會得到孩子的信任。

你會質疑已洗手的孩子未洗手嗎?

想起了最近看到一朋友對孩子的舉動,讓幼兒說覺得信任并不只是掛在嘴邊那么簡單。某天晚飯前,朋友妻子讓3歲的兒子洗手,小男孩去了一趟洗手間就出來了,但手是干的。朋友的妻子質疑孩子未洗手并強行要帶孩子再去洗。朋友阻止了妻子的舉動,并將兒子抱在了膝蓋上,“瑞瑞,你已經三歲了,是個男子漢了,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任。告訴爸爸,你真的洗手了嗎?”

小男孩一本正經地點頭,“我洗了,爸爸!”

“好的,爸爸相信你!”小男孩摟著爸爸的脖子親了一口。

故事還未完呢!在就餐的時候,朋友抬起他的左腿,跟我們說:“知道我這條腿為什么不靈活嗎?”除了朋友的妻子,所人有都搖頭。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給我們講了這樣的故事:

一個5歲的小男孩,某天在家門口看到其他小朋友玩遙控車非常喜歡,回家后懇求媽媽給自己買但被拒絕了。失望的孩子偷偷將手伸進了媽媽的錢包,買了一輛紅色的遙控車后提心吊膽,即使回到家也把玩具車放書包里。但不幸的是,小男孩最終還是被清理書包的媽媽發現了。小男孩非?;炭郑嬖V媽媽說自己是第一次偷,請求媽媽不告訴爸爸,并承諾以后再也不偷了,媽媽答應了。

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被子就被掀開,隨后鞭子噼噼啪啪地往自己身上一頓抽,隨后響起了爸爸惡狠狠的罵聲:“叫你當小偷!讓你偷!讓你偷……”小男孩哀嚎著叫喊“媽媽救我”,但媽媽只是冷冷地站在床頭,孩子內心的那種絕望比肉體的傷痛更難受。最后越打越生氣的爸爸把他老鷹捉小雞般拎起來丟在地上,他的左腿就骨折了,后來由于護理不得當留下殘疾,也因此成為孩子一輩子的痛。

事后小男孩問媽媽,為什么答應了不告訴爸爸卻食言了。媽媽說不相信他的承諾,覺得孩子需要教訓一下才能記住。

這個小男孩就是朋友本人,他說直至今天想起當年的一幕還非常難受。當孩子把心掏給了自己的媽媽卻換來背叛,那是一種怎么樣的失望和心痛!大概也由于這樣的原因,朋友跟自己父母的關系不是很親密。

還記得這樣的情形嗎?

嬰兒從子宮里出來后,把自己完全交給了爸媽,這份信任,我們在嬰兒的成長路上也能看到影子:寶寶肚子餓拉粑粑時他們會通過哭聲來呼喚爸媽,而不是通過笑聲,因為他們相信哭聲能喚醒母性的本能;寶寶學步時,只要爸媽伸開雙臂,寶寶就能邁開腳步走得更快,因為他們相信爸媽能在自己摔倒那刻及時扶住自己;當寶寶被拋起玩耍時會咯咯笑個不停,那是因為他們內心里相信,爸媽一定會把自己接住……

但是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一些父母開始用成人的目光來質疑孩子,孩子們在驚訝難過失落后,最終也會選擇給自己的心靈加上一把鎖。很多家庭反映孩子越大跟自己越不親,大多數是因為親子間的信任已經蕩然無存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天使 你不來 我不開 我是鐵樹 只為你芳 只為你才拽 你不來 我不開 我是煙花 只為喜慶 只為成功賀彩 你不來...
    美麗天空一閱讀 374評論 20 26
  • 《浣溪沙》 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Snowkeru閱讀 21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