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表現的完美也是一種病

“你看看XXX多優秀。”
“誰誰家小孩真棒。”

從小聽多了這種話,于是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一個很棒的孩子。

長大后也便學著去塑造一些形象,成熟抑或可愛,開朗抑或美好,智慧抑或專業。

有了這些設定的形象,如果設定的形象是成熟和專業,就會不允許自己在人前表現的不成熟和不專業。同時也壓抑了自己本性中的一些面。其它的設定也是如此。

有了不接受,就有了假裝和痛苦。嗯,這說的也是曾經的我。因為內心的自卑,覺得自己并不足以承擔的了實際在做的崗位,所以也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能力不夠強。在工作中給自己披上成熟和專業的外衣,雖然確實有很多人真的認為我是成熟和專業的。但是假裝著生活,并不開心和舒暢。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呢?
還好么?
***在自己定義的角色里呆的太久了,還記得自己本來的樣子么?


我還沒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不過有在學著拋棄各種曾經的設定。

今晚聽Grace老師的微課,她分享到,我們很多時候都總想展示最完美,最美好的那個自己。例如朋友圈里發圖,要修到非常完美才肯發,要自己拍的很好看才肯發。

嗯,是的。還記得曾經看到如果誰拍了我暴丑的照片,一定會要求她立刻刪除,不忍直視。照片也要各種挑選和修圖。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是對自己多么的不接納呀( ??? ? ??? )。只想要好的一面,不想接納不好的一面。

明明知道事物都是有兩面的,對自己卻沒學會這么包容。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另外,老師還分享到。如果要交朋友,你更喜歡跟一個處處顯的很完美的人做朋友呢?還是一個很真實真誠的人做朋友呢?據調查顯示,大部分人都是選擇的后者。

其實,假裝的時候,給自己披上了厚厚的外衣。把看似美好的展示給別人,把不想讓別人看到的不足深深遮起來。這個外衣,也同時切斷了感情的流動。

**以假的待人,怎么會收獲真心呢?
**

同時,反觀曾經的自己,也看到了那份深深的自卑。假裝,也是因為覺得別人都比自己強,所以自己要假裝才不會讓別人看低。

慢慢發現,真正成功和事業有成的人。他們很多都是內心強大的,所以可以把很丑的一面去示人。常常自黑也不覺得怎樣。

嗯,我愿意學著接納自己,學著向所有人敞開。慢慢降服我慢和自卑之心,成為自己本來的樣子。

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見。愿你也能,真實的做你自己,尋找自己本有的天賦和潛力,而不是假裝成為某個人的樣子。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分享一下那首很喜歡詩???

~~讓花成花
讓樹成樹
讓每個人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把自己還給自己
把別人還給別人
把孩子還給孩子
讓孩子長成本來該長成的樣子

哪怕是我們借用愛的名義
去改變我們身邊的人
那都是被妄念所控的不當行為

我們總是認為
只有指出別人身上的問題
才是愛他
才能讓它更好

其實
事實是我們想讓別人
按照我們想的樣子生活
這隱藏在背后的事情
是我們貪圖控制他人的欲望
讓這個世界聽我的
我是王者

而這一切源于
我們自己對未來的恐懼
擔心
不安
愛的缺乏
甚至是我們自己深深的自卑

如果我們是用
贊嘆的眼光看別人的好處
會發現他本來就很完美
沒有問題
每個人所在的位置
是他所能處的最佳的位置
他所做的事
都是此時此刻他想去體驗的事
一切都是對的
一切都是好的

真正改變一個人的
不是控制他
不是否定他
而是讓他認識到
他可以做更好的自己
而這一切的實現
是我們自己用完美的生命
去把別人影響了的結果

不必詛咒戰爭
只需歌頌和平
不必丑化黑暗
只需贊嘆光明
不必指出毛病
只需肯定長處

平庸的大夫看誰都有病
高明的大夫看誰都沒有病
所有的病
都是心病
我們的心好了
整個世界都好了
我們的心平靜了
整個世界都安寧了
我們只是煥發了內心的愉悅
快樂生活的普通人
沒有誰是
別人的救世主

控制別人
就是控制自己
解放別人
就是解放自己
所謂自由
就是讓別人自由

讓花成花
讓樹成樹
讓每個人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包山路邊 格桑花開 紅橙黃藍紫 隨風飄曳 風說 那一片姹紫嫣紅 是我 十七歲青春的涌動 文淵閣旁 格桑花開 藍紫紅...
    墨池蓮魚閱讀 655評論 5 5
  • 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 媽媽猜這是個小調皮 若不是不停翻跟斗 怎么這么大動靜 也許是每次你鬧得越厲害媽媽笑得越厲害 你...
    安婩閱讀 407評論 0 3
  • 陳小姐長到四十歲上,面容還是光潔如新。她穿運動裝,扎丸子頭,背影看上去只十七八模樣。全身唯獨眼睛能讓人看出那么一點...
    胡曉霞閱讀 1,276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