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節課,主要以一個坐姿的動畫來切入,先來看一下 TCB的參數:
下面先來創建一個Biped,然后K一個做下去 站起來的動畫:
(1)給雙腳 打上滑動關鍵點:
(2)移動質心 讓角色坐下,打上關鍵幀:
這是在第0幀,我們在20幀,保持這個姿勢不動,再打一個,這樣從0幀到20幀,都是一直靜坐的狀態,然后到40幀,調整質心,讓Biped站起來,打下關鍵幀:
拖動時間軸發現:
從0幀到20幀可以看到,并沒有像我們想象的那樣,角色移動不動,而是出現了蠕動。當然可以復制第0幀,到19幀, 這樣保證0到19幀都不動,20幀才動,這樣中間就看不出有蠕動了:
如果不用這種方法呢,就要用到今天要講的TCP了:
上面的XYZ postion,沒有什么特殊含義,就是調位置用的,一般不會用,太麻煩,微調還是可以的。
我們可以在20幀的地方,選擇軀干水平,然后把“連續性”改成0:
可以看到圖中的原本的拋物線變成了直線了。
然后再選擇 “軀干垂直”同樣的操作:
然后再觀察,從0幀到20幀就不會蠕動了:
我們還可以通過調節偏移值,來達到同樣的效果,好處就是,解決問題的同時,還保持了連續性,至于這個連續性到底有什么用,后面遇到再說。同樣的在20幀:
可以看到,便宜值的調節,那個曲線的變化和調節連續性是不一樣的。偏移值最大可以調整到50,接這調整 軀干垂直的:
最終達到的效果和調節連續性是一樣的。但是有點要注意,這個偏移值是有方向的,因為默認是25,有的幀可能調整50是對的,有的幀可能調整0是對的,這主要看這個幀的前后動作的變化,并不是死的,要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