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生了一場屬于夏末的病。感冒發燒喉嚨痛。老媽說,最近是不是沒有好好吃飯?怎么不見你像前段時間那樣自己煮阿?那樣有營養,不要老是叫外賣。
暑期留校復習招聘考,并且去兼職,負責自己的生活費,日子勉勉強強,自己動手,不豐衣,但至少是足食。
一直都覺得大學生應該盡量去用勞動,無論腦力或者體力,去幫家庭減輕一些經濟負擔,也是鍛煉自己。每天中午家教回來,從有空調的公交,到足蒸暑土氣的市場,買食材,自己回去宿舍做飯,這樣,可以吃到自己想吃的,營養也比較均衡,更主要的是經濟。
晚上沒有到市場去采購,如果去教室學習,那么會和伙伴們點外賣,面食類為主。若是自己在宿舍,那便是小粥淡面之類的。
每次,發給老媽看的都是“大餐”,一般都是肉粥,燉湯之類的,看起來比較補身子。
一直以來,身體免疫力都是比較差,雖然很注意飲食,但還是時常會生點小病。每次和老媽說生病了時,她都會說:好好吃飯。似乎,“好好吃飯”,這四個字是作為一個沒有什么文化背景,但身為母親,發自內心對女兒的最概括的牽掛。
飯,是自己的能量,也是讓父母心安的食糧。身在遠方求學的我們,好好吃飯,是對家人牽掛最好的回報。
(如能贊賞,將是對我這個寫作新手大大的鼓勵。我會好好吃飯,好好努力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