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起佛學,信佛,大家通常印象是無欲無求,看淡一切,啥都不在乎,要去出家,因為在一些人腦海中,佛學就是教人斷絕欲望,認識到世界一切為空,都是不存在的,從而去出家的。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也是這樣認為的。
比如,現有有一個很火的標簽:佛系青年。人們認為一個人如果是佛系的,就是看空一切,對什么事都不走心的。
人們為何誤解佛學?
而人們會這樣想,可能多半是因為佛學一直強調空字。
佛學畢竟也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底層土壤,即便大家沒有看過一本佛經,聽過一次佛學課,估計也會在耳濡目染,不知不覺中對這個空字有所耳熟,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八個字烙印在心。還有些人曲解了本意等等
可能正是因為這個空字,人們才會普遍認為佛學認為世界是虛無的,是教導人們消極避世出家的。然而,這其實是一種斷章取義的看法。
佛學不但不消極,而且是非常積極主動的~
像一些高僧大德,更加是非常積極主動的去生活。比如釋迦摩尼佛,他以一顆慈悲心腸,發下宏愿,要教化世人,至死不渝。地藏王菩薩說過,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等等,
這些這么能算是是消極避世,看空一切,什么都不關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