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有時候會和妻子玩點小游戲,比如吹彼此的眼皮,看誰能保持眼皮不跳動。結果是沒有哪一次我們不跳動眼皮,這種現象讓我們覺得好笑好玩。本能的自我保護功能竟然是如此的頑固,如此的立場堅定。
我們明明知道這樣吹氣的游戲根本不會有什么傷害,也不會把眼珠給吹破,也不會把眼皮吹成多層眼皮,可還是忍不住的眨眼了。圣經有言,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你的兄弟。可見古人也明白自我保護的最高級別就是保護眼睛。
一個人,他除了保護眼睛,也會保護一些他的存在感之所以體現的東西,例如一個偉大的事業。我們就來說說企業家的這種自我保護行為吧。
02
始皇帝統一六國后,并沒有滿足。他覺得這江山要永遠這么占有,這是他存在的證據,這是他展現文韜武略的地方,一定不能失去他。可是死亡是每個人不能避免的,這成了他唯一的心病。雖然可以傳給子孫萬代,但畢竟不是自己的國土了。所以他才想到招來術士煉什么長生不老藥。這種看來可笑的掙扎其實多么符合一個霸主的內心啊。
一個企業家如果是白手起家,那么毫無疑問,他之所以會如此輝煌,之所以會有很高的價值感,正是因為企業的成長是有他辛勤打造的。但是企業的存在有總不再依靠企業家個人魅力的時候,當企業想依靠制度化來存在時,企業家的存在感就遭到了威脅。
一個科技型公司的企業家更是如此。這樣的企業家往往是技術出身,他有豐富的行業經驗,有對于技術近乎瘋狂的熱愛。可是一旦公司正常運轉起來,這樣的企業家就陷入了身份的缺失之中。公司的發展越來越依靠從外面招聘來的聰明人,這時候企業家那種熬夜苦戰的經歷就沒有了,好像公司的成果和自己隔了好幾層。或者有的企業家有種完美主義情結,總是想在公司運營的細部發揮自己的長處,對員工干涉太多,全然忘記了領導者有授權的責任。最后的情況無非是累到了自己,委屈了員工。
在中國,恐怕大部分的企業家都在體驗身份缺失的痛苦,企業轉型難,企業制度化難,企業做不大,這都是因為企業發展到這一步的時候,企業家開始表現出一種抗拒的心態。誰愿意看到自己親手創辦的公司變成社會公器,變成靠制度而不是靠自己來運行。這就是企業界存在的一組矛盾。
03
企業的發展就是資本的發展,資本擴張后,那種希望自身更加強大的趨勢就不是單個企業家能完成的了。這時候,說的殘忍些,就是資本要把人拋棄了,它追求一種更加穩妥的方式讓自己發展,或者讓自己活著。很顯然,制度比人靠譜。于是企業家才會體驗到缺位感,會有一種找不到自己的價值的感覺。
一個企業家能夠在此時突破自己,能夠變得更加寬容,那他的企業就會上一個臺階。企業家要更加的變成資本的管家,要讓資本活起來,而不是因為自己的抗拒而停滯不前。
這是個從“有我”到“無我”的過程。從前,你的公司造就了你,讓你叱咤風云,讓你猶如站在眾生之巔,那是讓一個籍籍無名的你變成人人羨慕的企業家的過程,稱之為“有我”。如今企業要求你放權,要求你更少的用你的個人魅力來影響公司,要求你為他制定一套合適的管理制度,你要退居二線,你要成為深藏功與名的得道高人,稱之為“無我”。大多數企業家沉醉于“有我”,害怕“無我”的局面。
企業家和企業的關系好比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你如果想牢牢控制住子女,想用你父母的高高在上來限制他們的成長。毫無疑問,你會害了你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