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楓
跟小伙伴聊天,被問到為什么會選擇做心理咨詢師。聊完后,突然很想記錄下來。
一年多前,我還只是個普通的上班族,發現身邊很多人都有心理咨詢方面的需求,我想幫助他們。很多時候我能看到他們的問題所在,但是不知道該怎么去幫他們療愈,我只會用講道理的方式讓他們明白,但是發現這樣根本不起作用。
我想,我可能得學學咨詢的技術。起初我自己買了專業的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也看了一些自我成長的書籍,發現所謂的心理問題,其實都是受一些已經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的影響,或者說是限制性信念,只要將其轉化為符合時宜的,也就是更接近真理的思想觀念,那么這些心理問題都可以不治而愈。
而傳統心理咨詢的方法是通過一系列的心理測試來進行評估,然后給出診斷報告,針對癥狀治療,例如電擊療法,厭惡療法,藥物輔助等等,這樣的方式并不能解決來訪者的根本問題,甚至可能會對其心靈造成更大的傷害。
恰好這時看到力帆老師這邊招收學員的消息,后來我們都親切稱呼力帆老師為姐姐。姐姐說,我們心理咨詢師并不是為了給人看“病”,去證明這個人有“病”,其實每個生命的當下都是最好的,我們做的是讓來訪者當下的生活在好的基礎上更加美好。在姐姐眼里,沒有所謂的“病人”,每個來訪者都是一個個鮮活飽滿的生命。姐姐的咨詢技術是以生命角度出發,從心靈層面進行轉化。這正是我所認同的,并沒多想就報名來到了姐姐身邊。
我問姐姐:如果有的人很沒有主見,那怎么辦?
姐姐:如果他自己覺得好,那就沒有什么,有的生命就是如此,我們只需要接納和尊重他們的命運和生活方式。
學心理學后,我們能很容易的發現身邊人的問題,然后想幫助別人改變。這時,姐姐教導我們不要陷入治療的誘惑,醫不叩門道不輕傳,咨詢只有在來訪者提出需要時才有意義,這是對他人的尊重與負責。
人的行為只有5%受意識主導,95%由潛意識主導。對于隱藏在冰山下的95%,我們并不知道別人背負著怎樣的家族動力,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經歷過怎樣的生活挫折,如果我們是當下的那人,我們也未必做的比他更好。當我們習慣性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時,姐姐會提醒我們,每個人的使命不同,每個人的價值體現不同。不管是面對來訪者,還是身邊的人,我們都要學會尊重和理解他們的命運和生活方式,不背負別人的運命,做好自己的本分。
有人問我,跟在姐姐身邊學到什么?
其實跟在姐姐身邊日子,姐姐很少講咨詢技術,更多的是教我們如何好好的生活,好好說話,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修煉自己,改變就在這點滴之中發生。
我最大的收獲就是自己的變化,這是一種生命狀態的改變。起初我是為了想幫助身邊人才學的心理咨詢,最終發現,這是一條自我成長之路,而且是一條不歸路,因為經過成長,發現自己不再整日陷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中無法自拔,精神和身體狀態越來越好的同時,生活質量也不斷提高。
姐姐說,不要害怕犯錯,我們都是在犯錯中成長的,只要不是殺人放火危害生命。年少時,因為害怕犯錯不敢做的事,等年長了再去做,付出的代價更大。
姐姐說,你們想飛可以盡情的去飛,享受飛翔的樂趣,不用擔心掉下來,掉下來也有我托著。
姐姐就是用這種方式托起和滋養一個個來到她身邊的人。
我想,這就做為一個心理咨詢師,心靈導師的該有的樣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