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的旁白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知道自己已經很少去寫散文了,生活的感觸并沒減少,閱歷的積累并沒有減少,只是懶了,懶的再去用文字記錄自己的心情,只是麻痹了,麻痹到觸及心靈深處的聲音越來越少了。自己總自以為是在悲觀的世界中樂觀的活著,其實在這看著日日挨過的時間中,把自己消磨了。

好久沒有用溫暖的心情擁抱自己了,自己被不公平得相待時,總是一肚子的委屈,然后牢騷多了,悲怨多了,狹隘多了,然后容顏也就變了。大自然本來就是強強競爭,物競天擇的世界,不公平的事情那么多,自己感覺了,明白了,以后也要沌化了。

好久沒有用絢麗的顏色奉承自己了,自己總忘了去討好自己。總為了平和身邊的關系,委屈自己,壓抑自己。用天下太平來安慰自己,忘了自己不平了,看見這個世界也就不平了。

一場雨的凈化能讓空氣中都彌漫著淡淡的清香,一場心靈的洗禮是不是能驚醒自己。人呀,總得直面自己的內心,因為日子怎么過,都是自己的選擇。當自己擁抱陽光的時候,烏云又能奈我如何。

就像海子詩中的“我有一個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筆下的安穩寧靜是不是都是經歷了太多的艱辛,之所以選擇的堅強正是因為沒有可以倚重的墻,人生總是跳動的樂符,你不知道什么時候該低吟時也就注定了無法得知何處高揚。

自己的節奏是什么,是自以為參透的道理,是自己感受的生活如水,或是自己體味到的百態人生,或許是,或許又都不是。是自己哼唱的不著調的樂音,是自己對待潑墨留白的分寸,是自己欲言又止,欲言又止的樣子,還有那個可望不可及的星空。愛的深沉,因為我只在夜中。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