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越長大,才發現小的時候不知道的事情可多著呢。
上個周末回了一趟家,難得的一次和奶奶聊天聊了兩個多小時,并且不像以前那樣最后都以意見不合而不歡而散。她跟我說了很多事情,我也試圖去問她很多事情。
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她那個年代的婚姻大概都是什么樣的。
奶奶說她和爺爺是通過媒婆,拿著生辰八字定下來的。媒婆拿到生辰八字在兩家說親,彼時兩人還沒見面,純屬不知道對方長啥樣的陌生人。聽說奶奶第一次讓跟爺爺見面的時候是在廟里,媒婆站在身邊,用手指遠遠的指了一下:你看到了嗎?那個年輕小伙子就是你要嫁的人呢。但是奶奶眼拙,再加上廟里人多,進進出出的,都不知道媒婆指的是誰。這是兩人第一次的見面,在奶奶的印象里,直到出嫁到婆家的那一天,她都不知道自己丈夫長什么樣子。那時候匆匆一瞥,就回家把親事定了下來。但是奶奶說,真正嫁娶的日子是在三四年以后,那個時候她還以為跟爺爺沒戲了。
因為爺爺不在了,我無法問清楚當時都發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是三四年以后?在廟里的時候爺爺你是不是也見著了奶奶?還是說在后來你媽媽再重新找了媒婆再跟別人合生辰八字,但是最后發現,還是跟奶奶的生辰八字最合?當然,這些都只是我的猜想罷了。緣分這東西,該來的總會來。
但是剛過門的奶奶日子并不好過。奶奶說,家婆對她不好,剛過門的第二天就讓她去倒夜香,為此兩人還大吵了一架。在后來的日子里,甚是過得艱苦,家里天天就讓吃頭菜(曬干的菜。以前家里都會把芥菜之類的菜曬干,以備不時之需)。奶奶有了孩子以后,家婆也不管。有一次有一個孩子生病了,她也不管不顧的,最后因各種原因,奶奶也放棄了這個孩子。無法想象奶奶的痛心,其實我也不會想得明白,我不會明白奶奶是不是能做點什么,或者這樣說為什么不自己做點什么呢?
爺爺年輕的時候是做炊事的。這也是我現在才得知的事情。在我的記憶中,爺爺對我最好了,可以這樣說,如果我沒忘記自己是個女孩,得會撒嬌,那全部功勞都歸于爺爺,是爺爺讓我學會撒嬌的。想起一句歌詞: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只是爺爺對于我而言,那都是記憶中的爺爺了。小的時候,在媽媽不疼我的時候爺爺疼我,在生病沒人帶我去看醫生的時候是爺爺陪我,在我想著吃小鋪的零食的時候,我就沖著爺爺撒嬌,爺爺就給我買吃的。那些日子,是一毛錢可以買到各種吃的時候。但那個時候,我上小學,并不清楚爺爺是干什么的,也許爺爺在那個時候也不干什么活了吧,也許是我年紀小,并不關心爺爺的工作辛不辛苦之類的。
我問奶奶,爺爺對你好嗎?奶奶并沒有正面回答,只是簡單的說了句:好還是不好啊。接著奶奶跟我分享了一件事情。她說,年輕的時候最喜歡和一嫂子(化名)一起去山里砍柴了,盡管一嫂子動作慢吞吞的,但是她愿意等。
家里的收入來源主要靠爺爺,爺爺在小堂做炊事,但也不常有,后來還去過離家十幾公里的地方小廠做炊事,家里十幾口人等著開飯,迫于生活,必須到山里砍些柴拿到市場上賣了換錢補貼家用。有一次,奶奶喊上爺爺還有一嫂子一起到山里砍柴。回來的時候因為一嫂子實在太慢,白天出去,要回的時候都快要天黑了,爺爺當然不愿意等,捆綁好柴之后就早早的回家了。山里只剩一嫂子和奶奶。在回家的路上,奶奶不小心被石頭絆了一下,掉進了一個兩米多高的深潭里。
聽得到這里嚇了我一跳。我趕緊問:奶奶,你會游水?奶奶淡定的說,她坐在了石頭上,并沒有水,只是那會她是一動也動不了。幸好有一嫂子在,把她給救了上來。然后奶奶抱怨說:得虧有一嫂子,哪像你爺爺,自己弄好了以后,就自己走掉了,等也不等我們。
奶奶說:你爺爺對自己好有什么用,有這樣的家婆,生活愣是過得很凄慘(這是我把奶奶的話翻譯過來的)。
我說:我爸有這么多兄弟姐妹,是不是大伯父隨你,我爸隨爺爺······
跟奶奶對話的這兩個小時里,我知道了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也才知道爺爺到底是為什么離開了我們。
生活就是這樣,在當下的時候沒法拎得清,再想起當初,你會發現當下所看到的事實也許并非就是實情。
而奶奶和爺爺的婚姻讓我對婚姻多了一層思考,也許你身邊的那個人還沒來到你身邊,但是也急不來,所以,順其自然。就像這些天播出的《歡樂頌2》里的安迪一樣,她跟魏渭最后沒能在一起,但是她也不會就此真的自己孤身過一輩子,她還有小包總,緣來,是你,就是你的。